“秧苗长得越旺盛越好”这是很多人对于自己种植蔬菜时的一种想法,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蔬菜都可以这样想的。
像是一些结果的蔬菜,如果过于旺盛就会出现只长秧子不结果的情况。
甚至还会影响到之后的开花和结果,导致蔬果的产量大大减少,那么大家知道吗?
是哪些地方需要控制秧苗呢?
那么,控制秧苗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呢,那么控制秧苗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需要提前做好浇水的准备。
那么应该如何来做呢?
在播种的时候,土壤要相对比较的湿润,因为需要让种子在比较适合的环境中来发芽和生长。
在浇水的时候,如果地面上还没有出现比较明显的裂缝,那么就暂时不要浇水,等到地面上出现了比较多的裂缝后,这个时候就要开始浇水了。
但是在浇水的时候,也不是说浇多了就好,如果浇太多水了的话,会造成植物根部缺氧的情况,从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还有一个地方就是施肥方面,这个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在施肥的时候,要根据蔬菜需肥的特点来进行施肥,并且要根据植物不同的生长阶段来进行合理的施肥。
其中氮磷钾肥是比较重要的一种复合肥,其中氮肥对植物的增株效果非常好,但如果氮素过量的话,就会对植株的生长有影响,导致植株徒长。
所以,在施肥方面一定要合理,不然不仅不能促进植物的生长,甚至还会导致植物的生长出现异常。
还有一点就是及时松土,有些人会觉得,挖完之后,将土往回盖好就可以了,之后就不用管了。
这实际上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在植物生长期间,要时常去松土,方可防止土壤板结,还能够促进植物根系继续发育。
同时也能让土壤更加透气,这样通过保湿降温的方法也可以防止植物出现旺长的现象,所以要定期松土。
在植株连结上,要注意是不是存在病害或虫害,有些情况是很难控制的,但是这样可能会导致植株生长略显旺盛。
所以,就要控制好植株间距,在种植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距离来进行间距栽培,在选择品种适宜、壮苗力强、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栽植,这样就会大大的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如果发现病虫害,需要及时进行拔除、修剪等方式来进行处理,尽量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再者就是在温度方面,要保持比较适宜的温度,如果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导致植物徒长。
还要注意光照问题,将光照调整到10-14小时,再者就是采取控旺剂,例如赤霉素,抑制素等。
这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就可以使用,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以在上面加入少量尿素等有效成分,以提高浓度和效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控旺剂并不能作为主要措施,需要搭配其他措施使用,以确保植物能够健康地生长并高效地产果。
茄果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物理调控,其次是农业操作。
其中,种植密度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如果密度过大,会造成植物争光、争肥、争养分等情况,同时会产生较多旺长枝条,因此需要适当调整栽培密度,以适应不同种类茄果类植物的需水、需肥、需光及需养分的特性。
然而,密度过大又不利于茄果类作物结果;但密度过小则浪费了土地资源,因此需要根据茄果类作物不同品种特性进行合理配置。
如番茄可以采用4x1-2米的栽培方式,而辣椒则可以使用4X0.6米的栽培方式。
在温湿度方面,空气湿度应保持在60%-70%之间,而土壤湿度应保持在60%左右,可以通过浅耕表土的方法进行调控。
除了以上方面外,茄果类生长调节剂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坐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