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的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如果满分是100分的话,那么50%是来自童年,40%来自自我实现,10%则来自爱情。
孩子的童年快乐指数,将会影响他一生的幸福感。
很多人都说,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一代。
其实,他们也是辛苦的一代。
幸福在于生活便利、资源丰富;辛苦则因竞争激烈、考试不断,就连短短的课间十分钟都要被挤压的寥寥无几。
如果去问孩子是否快乐不快乐,从他们的脸上就能看到问题的答案。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写到:“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一个儿童的样子。
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
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教育就像皮筋,拉的越紧,越容易断。
有时候,适当的松一松皮筋,孩子反而能收获更大的惊喜。
01允许学习不那么“满”
现如今,孩子们人均几个补习班。
但是从实际数据来看,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通过补习班得到飞跃式的提升。
孩子家长疲惫不说,甚至带来的结果还会适得其反,加重了孩子的厌学情绪。
有句古话是这么说的:“水满则溢。”
补习的关键不在于数量,在于质量。
要想孩子成绩得到真正的提高,补习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学习基础以及学习效率。
专注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专注力越好,学习效率越高,学习成绩也越好。
不管看了多少“学霸养成帖”,最终都能发现:这些学霸的身上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共同点,那就是超强专注。
曾经清华大学教授宁向东也说过:
“专注力强的人,会专注于做喜欢的某件事,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未来,而那些能够达到长期主义的人,那就是拥有了专注力和持续性。”
孩子的专注力主要和大脑额叶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前额叶与丘脑背内侧核共同构成觉察系统,是精神活动的最主要场所。
额叶的功能是交换产出样本,通过联结路径点亮丘觉产出意识。前额叶与丘脑背内侧核通过联络纤维建立联结路径,样本就是通过联结路径点亮丘觉的。
前额叶是我们的理性中枢,它更多地是负责掌管条理性、执行和协调,就是大脑的一些重要部位。
它帮助孩子学会计划、思考、控制冲动行为,引导我们去拒绝种种诱惑。
前额叶担任的是“导演”的角色,它在导演剧情。如果前额叶造成损害,那他的注意上就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不能集中注意力进行观察和思考问题,更不能进行周密的逻辑推理,对突发事件束手无策,对事物总是健忘,行为反应迟缓,性格偏执、孤僻、情绪波动、喜怒无常。
想要帮助孩子提升学习专注力,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可以借助脑电生物反馈技术来达成。
根据孩子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提升训练方案,通过专业仪器,对孩子训练过程中的用脑状态进行实时的反馈,将我们看不到的生物活动通过精准的数据来展示,采用多方位训练模式,对孩子相关脑区进行针对性训练,提升大脑前额叶皮层的监控能力。
根据孩子实际需求情况,对大脑相关脑区进行针对性锻炼。多点位训练模式可以让大脑整体连接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调控学习状态,能更加有条不紊的把控时间和学习任务,养成高效学习好习惯。
02允许一些无用的“爱好”
《幽梦影》一书中曾写到:
“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人不可以无癖。”
人这一生,有个爱好是非常重要的,它能给人带来力量感。
热爱会给孩子带来坚持的毅力与勇气。
当孩子投入自己热爱的事情时,他们不仅会享受快乐,还会充满对自我的肯定。
因为他们知道如何去努力,如何去达到目标,并且也不会轻易放弃。
只有足够的热爱,才有足够强大的心态去克服困难,将别人眼中的“咬牙坚持”变成“快乐坚持”。
跳水冠军全红婵的教练在采访中说过:
“每次新动作,她总是第一个做,训练结束后,自己给自己加练。”
如果说只是为了拿冠军,那是不太可能的,从她的笑容、话语中可以看出,她对于跳水是真正的热爱。”
有研究表明:
进入小学阶段以后,除了学科知识以外,画画、手工等技能,会帮助孩子提升观察、想象、审美等各方面的能力。
很多看似“无用”的爱好,都是压力释放的源泉。
一个孩子感兴趣的爱好,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在繁重的课外得到调剂,更能培养孩子多元化的技能,适应未来的发展。
纵观整个科学史,大多数被证明对人类有益的发现都来源于无用的兴趣。
从伽利略、培根和牛顿的时代开始,看似没用的兴趣爱好就是驱动现代发展的一个典型特征。
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上,强烈的爱好是不可阻挡的,越少偏向实际的考量,这些看似没有的爱好就越有可能为人类福祉做贡献。
03允许每一次的“尝试”
美国电气公司CEO杰克·韦尔奇小时候因为口吃而有点自卑。
但是妈妈却告诉他:
“说话磕巴是因为你的嘴跟不上你聪明的大脑,尝试用你的智慧去做些什么。”
正是因为妈妈的鼓励,他才得以在后续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培养孩子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允许他大胆的去尝试。
成年人的历练与经验,也是在形形色色的事项中所磨砺出来的,只有经历了各种尝试,才能对日常中的事件轻车熟路。
孩子只有在大胆的尝试之后,才能真正的学会去观察、操作、体验、复盘,他才会从中去做到学习和成长。
莎士比亚曾说:
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
成功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从一次次的尝试中获得的。
只有真真切切的去体验了,去感受了,面对未知的事物时,也能学会用以往的经验思路去解决。
对孩子而言,尝试不仅是一次历练,更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只有勇于尝试,孩子才会更清楚万事万物的本质,也能更快摸索出社会的适应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