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的认知里,“早睡早起身体好”这句话,就像一位忠实的老伙伴,陪伴了我们漫长的岁月,仿佛是亘古不变的健康铁律。可当年龄指针悄然指向60岁,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要是还像年轻时那样,一股脑儿地强迫自己遵循这一作息去睡觉,大概率会发现,越睡越累,甚至还可能惹出一身的毛病。
不知道您留意过没,家里的长辈常常天还没亮就从睡梦中醒来。有时候凌晨四五点,厨房就传来锅碗瓢盆的响动,把全家都从睡梦中唤醒。有人觉得这是老年人睡眠需求减少的缘故,也有人归结为习惯早起。但实际上,背后的缘由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60岁往后,睡眠这件事如同一场换了剧本的演出,从睡眠的结构到具体的过程,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所以,别再拿年轻人的睡眠标准来要求自己,60岁之后,睡眠可得讲究新的原则了。
## 别执着“早睡早起”,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睡眠
很多人一迈入60岁门槛,就被铺天盖地的健康帖“洗脑”,上头清一色写着:“早睡至关重要,10点前务必躺平休息!”结果呢,晚上8点就开始莫名焦虑,9点半强撑着爬上床,10点乖乖闭眼,满心期待进入梦乡,可现实却是,开始在床上数羊,一只、两只、三只……数到11点,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到了12点,满心的期待变成了自我怀疑,整个人陷入了深深的无奈。这般折腾下来,半夜睡不着,清晨天还没亮又早早醒来,精神状态比熬夜通宵的人还要糟糕。
实际上,60岁之后,人体的睡眠结构会经历自然的改变。深睡眠时间明显缩短,入睡变得艰难,夜间还容易醒来,这些都是身体正常衰老进程的一部分,并不代表睡眠质量变差了。研究表明,老年人每日的睡眠需求大概在6到7小时,相比年轻人,少了1到2小时。要是您晚上11点入睡,早上5点多自然苏醒,这完全在正常范围之内,大可不必为了“凑够8小时”的睡眠时长,而把自己折腾得疲惫不堪。强行早睡,往往适得其反,反倒可能引发失眠问题。要是本身没有困意,却硬要在10点逼自己上床,大概率只能躺在床上,干巴巴地盯着天花板,满心的烦躁与无奈,最后只能在失眠的苦恼中度过漫漫长夜。记住,睡不着并不是病,强迫自己入睡才是真的折磨人。
## 午觉并非人人皆宜,睡不好就别勉强
60岁以后,午觉这事儿就像一门捉摸不透的玄学。有的人中午小憩20分钟,醒来后神清气爽,活力满满,仿佛全身充满了电;可有的人一睡就是两小时,醒来后却头晕脑胀,整个人像丢了魂似的,一下午都昏昏沉沉,干啥都提不起精神。要是晚上本身睡眠就少,白天又长时间补觉,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夜里愈发难以入睡,白天则愈发困倦,长此以往,昼夜颠倒,身体也越来越疲惫。
其实,午觉可不是60岁老人的“标配”,它更像是一道选做题,适合的人做起来得心应手,不适合的人就别强求。一般来讲,如果晚上睡眠质量不错,一觉到天亮,那午觉睡不睡都随意,全凭个人意愿;但要是晚上常常失眠,或是早早醒来,难以再次入睡,那白天就得尽量控制,少睡为佳,尤其是午睡时间千万别超过30分钟。不然,生物钟一旦被打乱,晚上入睡就更困难了。记住,午觉并非时间越长越好,10到30分钟刚刚好,要是超过1小时,那就像是给自己挖了个“睡眠陷阱”,反而会影响后续的睡眠质量。
## 睡前少喝水,频繁起夜可不是正常现象
不少人上了年纪后,半夜起夜成了每晚必做的“功课”,一晚上动不动就得往厕所跑三四趟,折腾得自己疲惫不堪,第二天早上更是一脸倦容。很多人觉得这是老年人的常态,“老了就会这样”,但实际上,频繁起夜很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正常情况下,60岁以上的人,夜里起夜1到2次还算合理。可要是起夜次数超过3次,甚至一两个小时就得往厕所跑一趟,那可就得提高警惕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不少。
比如,喝水时间太晚。睡前两小时内,可千万别大量喝水,尤其是茶、咖啡、酒这类饮品,它们堪称“利尿高手”。喝下去后,夜间很容易频繁起夜。还有膀胱过度活动症,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膀胱弹性逐渐下降,储尿能力大不如前,稍微有点尿意,就会被憋醒。对于男性来说,前列腺问题也不容忽视。前列腺增生会压迫尿道,导致尿频、尿急、尿不尽等症状,夜里自然也会频繁起夜。另外,糖尿病也可能是罪魁祸首。当血糖出现异常时,肾脏为了排出体内多余的糖分,会通过增加排尿量来实现,从而导致夜尿增多。要是您一晚上要跑四五趟厕所,可别不当回事,忍着不去管,最好赶紧去医院检查检查身体,弄清楚原因。
## 睡前莫兴奋,让身体“缓慢关机”
很多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睡前仪式”,比如刷手机、看电视剧、玩游戏,甚至喝点小酒助眠。结果这一弄,就是一两个小时,等终于关了灯,准备躺下睡觉的时候,却发现脑子还像上了发条一样,嗡嗡转个不停,根本睡不着。这种情况,年轻人或许还能凭借年轻的资本,熬到身体极度疲惫,最终勉强入睡。但60岁以后,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大不如前,越是兴奋,就越难入睡。
所以,睡前1小时,一定要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让身体进入“待机状态”。别再刷手机了,尤其是那些新闻资讯和短视频,它们就像一个个小炸弹,不断刺激着大脑,让您越看越精神,根本停不下来。也别想着靠喝酒来助眠,虽然酒精能让您快速入睡,但它会严重影响深睡眠,让您半夜醒来后,更加难以再次进入梦乡。不妨听点舒缓的音乐,让悠扬的旋律缓缓流淌,放松紧绷的神经;或者泡个热水脚,让温暖从脚底蔓延至全身,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慢慢放松下来。60岁以后,睡眠就像电脑“缓慢关机”,需要一个过程,千万别在睡前把自己搞得太兴奋,不然很容易陷入失眠的困境。
## 枕头、床垫、睡姿,处处有学问
有些人睡眠质量差,并非睡眠时间不足,而是睡眠过程中身体不舒服。60岁以后,颈椎、腰椎、关节等部位开始“闹脾气”,要是枕头高度不合适,太高了容易让颈椎过度弯曲,造成颈部酸痛;太软了又支撑不住,导致头部下陷,同样难受。一般来说,枕头高度保持在8到12厘米左右较为适宜,既能有效支撑颈椎,又不会过度抬高头部。
床垫的选择也大有讲究。太硬的床垫,会让脊椎无法自然舒展,长时间睡在上面,容易压迫身体,导致疼痛;太软的床垫则会使腰部塌陷,失去对脊柱的支撑,睡醒后腰酸背痛。所以,最好选择稍微有点支撑力的中等硬度床垫,这样能让身体在睡眠中得到良好的承托。
睡姿方面,侧睡比仰睡更适合老年人,尤其是左侧睡。左侧睡有助于减少胃食管反流的情况,让胃酸不容易反流至食管,引发烧心等不适症状。同时,还能改善呼吸道的通畅程度,降低睡眠呼吸暂停的风险,让睡眠更加安稳。所以,睡个好觉,可不能只盯着睡眠时间,睡得“舒不舒服”才是关键所在。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校对 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