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皖西日报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焦虑已成为许多人共同的心理体验,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影响着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那么什么是焦虑症呢?怎么正确识别焦虑症?如果是焦虑症该怎么样正确应对?
焦虑症是一种以过度担忧和紧张为特征的心理健康问题。这种担忧往往与现实威胁不成比例,且难以控制。焦虑症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严重者会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焦虑症的种类有很多种,包括但不限于:持续的、过度的担忧,影响多个生活领域的广泛性焦虑症;突然发作的强烈恐惧感,通常伴随着心悸、出汗等生理反应的恐慌症;在社交场合中感到极度不安和恐惧的社交焦虑症;对特定对象或情境,如飞行、蜘蛛等的特定恐惧症;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和行为的强迫症。
焦虑症的症状多样,常见的症状有:
一、早期躯体不适如心悸、心慌、气短、心前区不适,心跳和呼吸次数加快等,有甚者还有失眠、早醒、梦魇等睡眠障碍。
二、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如出汗、晕眩、身体发冷发热、手脚冰凉或发热、胃部难受、大小便过频等。
三、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惧。病理性焦虑情绪持续性或发作性时,有一种期待性的危险感,感到某种灾难降临,甚至有濒死感。70%的患者同时伴有忧郁症状。有时甚至会出现情绪激动,失去平衡,经常无故地发怒。
四、精神运动性不安,如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搓手顿足、踱来走去、注意力无法集中。
五、社会适应性差。他们的自我概念也很差,以致经常需要依赖人,以及不敢表达心中对人的不快感受,社会适应不良。
六、不当动作频繁,如不停咬指甲、抽动脸部某部分的肌肉等。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诊断通常由心理健康专业人员进行。
焦虑症是可以被治疗的。认知行为疗法(CBT)是治疗焦虑症的有效方法,通过改变负面思维模式和行为来减少焦虑。外加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可以帮助调节大脑化学物质释放从而减轻症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定期与心理健康专家会面,以便监测症状并调整治疗计划。
除了以上手段外,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少焦虑症的影响:
定期锻炼:适度的体育活动可以释放内啡肽,这是一种自然的“感觉良好”化学物质,有助于减轻焦虑;均衡饮食: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避免过多摄入咖啡因和糖;充足睡眠:睡眠不足或质量差可能会加剧焦虑症状,因此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可以适当的改善焦虑感。
学习放松技巧:练习深呼吸、冥想、瑜伽或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放松技巧,有助于减轻焦虑;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工作和压力积累,学会说“不”,避免承担过多责任;保持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和同事保持联系,社交支持是应对焦虑的重要资源;避免回避行为:不要因为焦虑而回避某些情境或活动,这可能会导致症状恶化。逐步面对和适应这些情境是克服焦虑的关键。
正念练习:通过正念冥想,学会专注于当下,而不是担忧未来或纠结过去;避免自我批评:对自己保持耐心和同情,认识到焦虑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而不是个人的失败;记录日志:记录焦虑的触发因素、症状和应对策略,这有助于识别模式并找到有效的应对方法;保持积极心态:认识到焦虑是暂时的,并且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得到控制;寻求专业帮助:如果自我管理策略不足以控制症状,不要犹豫寻求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
焦虑症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通过提高公众意识、提供适当的资源和支持,减少社会对焦虑症的污名化、对于提高焦虑症的治疗率也是至关重要。公众媒体的正确科普和引导可以让那些受焦虑症困扰的人过上更健康、更快乐的生活。但是,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寻求帮助是勇敢的第一步,而治疗和自我管理是走向康复的关键。焦虑症的治疗和自我管理是一个持续而漫长的过程,期间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才能彻底战胜焦虑。
(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