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须是男性的一个生理特征,从青春期开始,受到激素影响,男性便开始长胡须。随着青春期的发展,胡须的生长速度会逐渐加快。为了保持面部的整洁和帅气,男性需要经常刮胡子,越干净越好。
关于刮胡子,有一种说法认为刮胡子的频率与寿命有关,频繁刮胡子的人比不常刮胡子的人寿命更长。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这样的说法源于人们普遍认为胡须的生长速度与男性体内的雄激素水平有关,而雄激素的分泌量被视为男性身体健康的标志。如果雄激素分泌较多,则意味着男性身体强壮,寿命可能更长;反之,则可能寿命较短。
然而,这一观点并没有科学根据。实际上,影响男性刮胡子频率的因素有四个。
一、内分泌
正如之前提到的,如果男性分泌的雄激素旺盛,胡须生长的速度也会更快。如果雄激素分泌不足,不仅胡须生长缓慢,身体其他部位的毛发也可能变得干枯无光并容易脱落。
二、年龄
男性在青春期初期,激素分泌不稳定,有的胡须生长快,需要经常刮,而有的生长慢,甚至不用刮。到了成年期,激素分泌稳定,胡须生长速度调整。老年后,胡须生长普遍减慢,刮胡子的频率自然降低。
三、环境
许多细心的男性发现冬天胡须生长较慢,而到了炎热的夏天,新陈代谢加速,胡须快速生长,有时一天不到胡茬就已经冒出皮肤表面,感觉有些扎手。因此,相比冬天,夏天刮胡子的频率更高。
四、遗传
胡须生长与遗传有关,如果父亲胡须浓密,体毛旺盛,儿子通常也会有浓密的胡须和快速的胡须生长速度。反之,如果父亲胡须稀疏,生长慢,儿子也可能受到遗传影响。
由此可见,胡须的生长速度与内分泌、年龄、环境和遗传等多种因素相关,不应简单认为频繁刮胡须就意味着寿命长。许多男性习惯每天刮胡子,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身体更强壮或寿命更长。
不过,刮胡子时建议男性避免两个特定时间段,以防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第一个时间段:洗澡前
很多男性为了方便,会在洗澡前刮胡子。这其实是不正确的,因为刮胡子后毛囊较为脆弱,使用沐浴露或洗面奶清洗局部容易刺激毛囊,增加发炎的风险。
第二个时间段:运动前
应避免在运动前刮胡子,因为运动时容易出汗,汗水具刺激性,可能会伤害毛囊。如果在刮胡子时不慎损伤毛囊或造成局部伤口,将增加感染炎症的风险。
综上所述,男性应尽量避免在洗澡或运动前刮胡子,以防引起局部发炎,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另外,平时刮胡子前应彻底清洁皮肤,软化胡须后再使用剃须刀,之后用清水洗净。在刮胡子时应小心,以免伤害皮肤和毛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