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大连晚报
抄写作业不是串行就是漏字 看会儿书就说头晕
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眼力”出了问题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
记者赖莹
几个月前,一位家长带着上四年级的孩子慕名找到卢燕教授,孩子两年前已经佩戴了离焦设计的框架眼镜,但这两年近视仍然涨了150度,家长很焦虑。卢燕教授检查发现孩子的视功能不但调节功能有异常,聚散功能也存在很多问题。当卢教授讲到孩子近视控制得不好跟调节滞后有关,而且极有可能在写作业时会丢字漏字,读书的时候很可能串行,作业越做到最后出错率越高,有时孩子根本不愿意阅读,读一会就找理由离开,做题速度明显慢于其他同学时,孩子突然止不住地痛哭起来,边哭边对妈妈说:“我跟你们说过多少次了‘我的眼睛太累了’,你们非说我不爱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只知道贪玩……”
视力正常不等于视功能正常
“在儿童的学习生活中,有75%~90%的课业内容是通过视觉进行的。有数据显示,学习困难的孩子中,每4个便有1个因为视功能异常出现厌学问题。”卢燕,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教授、大连华厦眼科医院业务院长、辽宁省区业务副总院长,从事小儿斜弱视与近视防控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多次受国家相关部门的邀请与国内著名专家共同撰写近视防控相关专家共识,作为行业标准被临床广泛应用。在她看来,防控近视目前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但对于视觉功能的认知及重视却有着巨大的空白。“视力只是视功能中的一项,许多家长以为孩子的视力正常视功能就没问题,这不仅是认知误区,还有可能会影响问题的及时发现与解决。”
观察行为、询问感受 尽早发现问题
视功能异常如何发现?卢燕教授介绍,只要家长仔细观察、耐心询问,视功能异常的症状比较容易被发现。比较典型的表现有:写字或者拼音会出现镜像,比如字母方向相反,或者丢字串行;看书写字很容易疲劳,或者看近喜欢闭着一只眼睛;经常笔记做不全,作业完成比较慢等等,都可能存在视功能的问题。如果孩子抱怨用眼容易疲劳,看书一会就想睡觉;好不容易看清楚黑板,再看书本或者写字需要一会才能逐渐看清,或者看书写字后抬头看黑板不能马上看清;看东西时而清楚时而模糊,需要用力才能看清等等,这种情况也可能存在视功能问题。
卢燕教授特别提醒,有些孩子看到的文字、图像是拥挤的、不对齐的,或者浮动的,但他们自己并不知道这是不正常的,而且难以向家长准确描述自己的感受,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的描述缺乏耐心,偏向于认为是孩子为自己的厌学找借口,这就容易导致视觉问题不被发现。
视功能异常会影响孩子的阅读速度、学习和理解能力,从而引发学习困难,而且还会使远视储备消耗过快或近视进展得比较快,或即便用了离焦镜片或角膜塑形镜近视也很难得到控制,而家长的认知空白不仅易导致孩子视功能异常被忽视,还极有可能引发亲子矛盾,造成孩子自我认知错位甚至厌学、抑郁。卢燕教授建议,当家长怀疑孩子视功能异常时,应尽早进行专业检查,早发现、早干预,是解决孩子视功能异常的关键所在,更是全面呵护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