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妈妈在群里吐槽,说自家孩子每天都要熬到11点才睡,早上又起不来,上课总是打瞌睡。结果成绩直线下滑,老师也反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其实,这不仅仅是“睡不够”的问题,长期熬夜对孩子的智力发育影响可能比你想象的更严重!
科学家早就发现,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的认知功能、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如果长期晚睡,大脑的损伤程度可能比成年人更严重。今天就来聊聊,为什么孩子越晚睡,智商越容易“掉线”?
1.睡眠不足直接影响大脑发育
孩子的大脑在睡眠时会进行“深度修复”,尤其是深度睡眠阶段,大脑会清除代谢废物、巩固记忆、促进神经细胞连接。如果长期熬夜,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效率会降低,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反应速度。
2.晚睡影响生长激素分泌,智力发育受限
生长激素主要在深度睡眠时分泌,尤其是晚上10点到凌晨2点之间。如果孩子长期熬夜,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不仅会影响身高,还会影响大脑发育。
3.长期熬夜的孩子,智商真的会“变低”
有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足的孩子,在认知测试中的表现明显比睡眠充足的孩子差。他们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都会受到影响。
4.如何帮孩子调整作息,保护大脑?
既然晚睡危害这么大,家长该怎么帮孩子养成早睡的习惯呢?
1、固定睡觉时间:小学生最好在9:30前入睡,初中生不超过10:30,让大脑有足够的时间修复。
2、睡前减少刺激:睡前一小时避免玩手机、看电视,可以改成阅读或听轻音乐,帮助大脑放松。
3、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房间黑暗、安静,温度适宜,让孩子更容易进入深度睡眠。
4、白天多运动:适量的运动能帮助孩子晚上更快入睡,但避免睡前剧烈运动。
别让“熬夜”偷走孩子的智商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熬夜学习”是勤奋的表现,但实际上,牺牲睡眠换来的可能是更低的学习效率。与其逼着孩子熬夜刷题,不如帮他们调整作息,让大脑在最佳状态下运转。
从今天开始,关注孩子的睡眠质量,别让晚睡成为孩子智力发展的“隐形杀手”!
温馨提示:内容中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构成用药指南,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