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延长5分钟 校园焕发新活力
更新于:2025-04-03 09:20:56

本文转自:汉中日报

课间延长5分钟 校园焕发新活力

——探访我市部分中小学课间15分钟

记者 崔慧芬 乔妍 高思懿 文/图

  眼下,全国部分中小学生正在推行“课间15分钟”改革。今年春季新学期启幕,我市多个学校也开始进行延长课间时间、升级课间活动、保障课间安全等探索。5分钟的“微改革”带来哪些变化?学生体验如何?如何保障课间延长后,学校各项工作依然有序推进?日前,记者进行了探访。

  

5分钟从哪来?

  上午9时55分,伴着清脆悦耳的下课铃声,汉中市西高新初级中学(以下简称西高新初中)的学生从教学楼鱼贯而出,有的学生拿着篮球跑出教学楼“抄近路”奔向球场,也有学生不慌不忙,在校园林荫路上打羽毛球、转呼啦圈、跳绳。不一会儿,原本寂静的校园就热闹起来。

  汉中市西高新初级中学学生利用课间15分钟或奏乐或舞蹈,尽显青春风采。

  “以前课间10分钟上个厕所就结束了,现在15分钟还可以去操场玩,感觉能做好多事情,也能更好地活动与锻炼身体。”谈及课间延长的感受,该校一名初二学生坦言。

  今年年初,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要求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3月中旬,汉中市教育局正式发文,要求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统筹好每节课和课间时长,自主设置课间安排,扎实开展课间操、大课间活动。这一政策的出台,为学生的课间生活带来新的活力。

  课间的延长意味着学生每天多出15至30分钟在校活动时间,这多出来的时间要从哪里“挤”?不同学校给出了多样答案。

  西高新初中校长张洪琪告诉记者,该校在没有减少课时的前提下,将以前不紧凑的时间整合起来,例如把原来20分钟的早读时间缩短至10分钟,同步优化大课间安排,形成“15分钟短课间+30分钟大课间+特色活动”的三段式结构。

  而汉中师范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汉师附小)则将原来的课堂教学时间40分钟缩短至35分钟,为课间多匀出5分钟时间。“这并非简单的压缩上课时间,是对学校的管理和老师教学智慧的一种考验。”该校校长王明科说,“学校组织多次培训,帮助老师高效组织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从而把完整的课间时间留给学生。现在不占用学生课间活动时间、杜绝拖堂等理念已经成为全校老师的共识。”

  

15分钟怎么用?

  3月初,汉师附小校园里有了不小的变化。原来平淡无奇的地面上,多了一些色彩斑斓、趣味十足的图案。虽然地面游戏还未完全投入使用,但已经吸引不少学生围在一起研究玩法。

  如何利用有限空间,让学生玩得尽兴?王明科介绍,该校因地制宜,巧妙设计,将包含健体、益智、趣味的传统地面游戏“画”进校园,为学生打造出一个个别具特色的“地面游乐园”。“我们在绘制游戏场地时,将飞夺泸定桥等长征途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汉文化等元素融入游戏之中,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王明科说。

  该校还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多种课间活动形式,将中国传统体育游戏跳皮筋、扔沙包、踢毽子等融入大课间。

  汉中师范附属小学学生利用课间15分钟踢足球。

  有了“加长版”课间的加持,一天下来,学生在学校的体育活动时间达到2小时以上,欢声笑语洒满校园。王明科表示,丰富的课间活动减少了学生追逐打闹现象,自主运动增多,学生间交流合作的机会也多了。

  在“怎么玩”“玩什么”上,西高新初中也下了不少功夫,将体育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融合,在充分挖掘培育每个班级的特色体育项目的基础上,设置了多样的活动场所,打造动静相宜的课间:在室外设置了篮球场、足球场和乒乓球场等,让学生在运动中强健体魄;在室内设计益智活动区,通过象棋、五子棋等游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楼道间摆放花箱,让学生感受劳动耕耘的乐趣;在校园一角设置声控大红花,让学生缓解情绪释放压力;用心打造校园文化长廊、读书角,让校园处处有风景,使学生在课间获得滋养与成长……

  “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我们也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无论是户外的蹦跳玩耍、大汗淋漓,还是室内的兴趣活动、闭目养神,都是课间15分钟的正确打开方式。”张洪琪说。

  

学校有哪些保障?

  对于学生来说,课间15分钟是快乐的。但对新学期的这一变化,一些家长也会有担心:玩的时间增加了,课程会不会受影响?安全有没有保障呢?

  “此次对学生在校作息时间的调整,是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和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进行的,同时我们还在不断探索优化课时衔接、活动内容和延时服务。”王明科说,延长的课间让学生身心得到充分放松,课堂专注度显著提高,真正实现了“减负增效”的育人目标。

  课间时长增加5分钟,对校园安全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王明科介绍,学校构建了三维防护网,各班主任加强课间安全教育、楼道设立安全岗、体育老师轮流上岗做护导员,巡逻指导学生安全锻炼。每个班级还设置了小小安全员维护课间秩序。同时,校医定期开展急救培训,并与周边社区服务中心和医院建立绿色通道,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我们还通过空间分层和时间分段,将不同年级学生轮换引导到不同区域进行活动,并细化错时、错峰、教学楼进出分流等安排,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时间和场地冲突的问题。”王明科说。

  在西高新初中,保障学生人身安全同样是设置课间活动时必须考量的因素。学校的入学第一课就是教学生如何安全地玩,除了常规的校园安防措施外,该校还在教学楼楼道、楼层拐角和操场各处安排老师值守,课间活动由班主任组织,一系列措施为学生课间15分钟筑牢安全防线。

  记者了解到,为了不让课间15分钟受天气影响“打折”,汉师附小和西高新初中都以班级为单位排练了课桌操,确保学生在雨天不出教室也能享受到运动带来的愉悦。

  这场“5分钟”的改革绝非简单的数字叠加,它更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一扇通往活力与成长的大门。王明科表示,“虽然我们执行课间15分钟只有短短两周多,但明显感觉孩子们笑声多了,烦闷少了。可以预见学校的‘小胖墩’‘小眼镜’会越来越少,学生的身心会更加健康。”

事关高校毕业生就业
事关高校毕业生就业
2025-04-09 17: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