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觉带来困倦是次要的,最主要的危害是会使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代谢性疾病、癌症、精神疾病等的发病风险。
近日,一项新研究发现运动可以为睡眠不足的人群带来抗炎益处。
这种运动可缓解熬夜引发的炎症
这篇发表在国际运动科学期刊《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的研究显示,睡眠不足增加身体炎症水平,每天进行20分钟中度至剧烈体力活动,能够缓解相关炎症水平。
不同人群各有“黄金运动”组合
如果运动形式过于单一,不仅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还易发生运动伤害。
长期伏案工作者
普拉提+跳跃
体能较好的成年人
跳绳+功能训练
提醒:患心肺功能疾病、踝膝关节受伤者不太适合这一运动组合。
有锻炼基础的人
瑜伽+HIIT
提醒:新手训练时切忌用力过猛,要循序渐进增加强度和时间,保障运动安全。
一般中老年人
舞蹈+弹力带
提醒:训练避免耸肩探头、弯腰驼背、膝盖内收等错误姿势,以防受伤。
每个人都有最佳运动时间
人的内在生理活动节奏受到性别、生活习惯、身体健康状态等诸多因素影响,顺应自身节奏才是找到运动“黄金时间”的关键。
确定何时精力充沛
早起困难的人,不要勉强清晨锻炼,牺牲睡眠会导致运动表现不佳。有人认为晚上锻炼会影响入睡,但对部分“夜猫子”来说,夜训或许是个不错选择,还可改善睡眠质量。
考虑日程安排
白天忙,建议晚上锻炼;下班后活动多,可早起锻炼;午休时间充裕,且不想占用早晚时间,就午间锻炼。
明确锻炼目标
想养成运动习惯,建议早上锻炼,一天工作后可能疲于运动;想强化运动表现,可在下午或晚上锻炼,此时人的力量、灵活性、反应速度都处于较好状态。
考虑日常锻炼场所
一般来说,去健身房锻炼,下午或晚上最方便。当然,也有健身房提供24小时服务。若家里有空间和器材,可灵活调整锻炼时间。
尝试早晚锻炼
还未养成运动习惯的人,可尝试分别在早上和晚上锻炼,综合运动表现、效果和体验,选出适合时间。
◎冬天晨练气温低,要留出5~10分钟进行充分热身。老年人最好等到太阳完全出来、八九点左右再运动。
◎晚上运动应提早吃饭,预留消化时间。最好睡觉前2小时完成锻炼。如果高强度训练影响睡眠,建议选快走、瑜伽、拉伸等低强度运动。
转自:江苏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