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瞧不起孔子:贬儒
更新于:2025-04-08 11:02:44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文化人都以“孔子门生”自居。在汉武帝时,儒学被定下了一个尊崇的地位。因此,在1000多年的时间内,没人敢撼动儒学的地位,而历代君主都承认此事,并也极力维护这个事实。似乎从来就没有人想过,有朝一日,居然有人想颠覆这个事实。

公元1369年(洪武二年),发生了一件大事。朱元璋突然下了一道旨意,将所有读书人都炸懵了。

这诏书上的文字很是简练,就两个意思:

一、孔庙的春秋释奠止行于曲阜;

二、天下不必通祀。

都知道,去孔庙拜祭,那可是读书人的大事。朱元璋此意,不就是向全天下人宣布,他不会再尊崇儒学了嘛。

那么,朱元璋此举,是心血来潮吗?

当然不是。

有一次,朱元璋和刘伯温谈到《论语》,刘伯温就说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孔子就没有好好做过官,怎么就能得出“为官之道”呢?再延伸一步,“治国之道”呢?书上的那些话,不过就是老师和学生们的“论道”罢了。

朱元璋一听,觉得刘伯温这话太对了,很符合他的心意。因为,朱元璋也这么认为,并说:我读《论语》,就是想看看里面有无治国的方子,结果,却没有找到。于是,君臣二人在这个问题上的高度统一,让朱元璋开始了“贬儒”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