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古时科举、官场的那些“小故事”,先是好笑,后是哑然,真的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官场奇葩事多,倒也可以接受,史上奇葩统治者多,吏治不会好到哪里去。但是科举不同啊,历代都相当重视,各种防作弊手段,只是谁也防不了“意外”发生。
来看看唐玄宗是怎么提拔干部的
《次柳氏旧闻》(唐李德裕)有一个小故事:
一天,唐玄宗和高力士单独在一块时,皇帝就问高力士:“尔知吾拔用乾曜之速乎?”你知道为何源乾曜升官这么快吗?
源乾曜的提升非常突然。唐玄宗之前,他的官运并不好,身为谏议大夫的他,由于说了几句正直的话,就被外放了。开元元年,由于他人举荐,源乾曜入宫奏对,唐玄宗很是高兴,“于是骤拔用”,源乾曜火速升迁,先是户部侍郎,很快京兆尹,最后宰相。
高力士还真的不知道这个答案,唐玄宗就说:“我就看源乾曜的相貌、言语和萧至忠很像,所以就用他了。”
那么,萧至忠是谁?
也做过唐朝的宰相,先投靠韦皇后,后依附太平公主。
高力士就不解了,萧至忠对唐玄宗不忠,那皇帝为何还记得他呢?唐玄宗的解释是,萧至忠就是晚年糊涂罢了,早年为官时,也是一位贤相啊。
书中最后还给了一个评价:“上之爱才宥过,闻者无不感悦。”这些统治者怎么可能做到“任人唯贤”呢,还不是看自己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