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班,的确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而且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好处,但是很多父母在挑选兴趣班的时候,却经常会犯一些错误。
昨天晚上,我带着老二去上学,上了两个钟头的课,然后,我在教室外等候,教室外,已经聚集了不少家长。
一位母亲站在窗户边,注视着她的女儿,然后轻轻地打开窗户,告诉她:“老师正在上课,你要好好听老师的课。”
片刻后,她再次说出这句话,以提醒他。这时,我才注意到,那个靠在窗户上的女孩,似乎有些心浮气躁,手里握着一只笔,一张画纸,还有一张飞机。
那位妈妈顿时就怒了,连忙从后门跑了进来,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通数落,而小姑娘却像是早就习惯了一般,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我也不想。”
是啊,有多少孩子真的会为自己选一个合适的课程?大部分家长会依据自身的经验,为子女报名参加。
迷思一:在不了解儿童喜好的情况下就贸然登记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会急不可耐地想要给自己的子女上一堂钢琴课。看到朋友家的孩子在打跆拳道,不仅觉得很有面子,还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于是,他就给自己的闺女报名了一个跆拳道培训班,而他也听一个亲戚说,书法可以磨练人的心性,因此,他回家之后,也报名了一个书法培训班。
从这一点来看,家长们给孩子报名的时候,都是用“别人说”来衡量的,所以家长们在挑选孩子的时候,往往都是用“别人说”来衡量的,因为他们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挑选孩子的。
小孩子爱吃的,未必就能吃得下。所以,我平时对大哥和二哥的爱好都是很关注的,看他们两个有什么爱好,然后根据他们的爱好给他们安排一些适合自己的课程。
谬论之二:把自己年少时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子女身上
许多家长,在年少的时候,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所以才没有办法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又或者是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才没有办法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当一个人成家立业,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想到自己小时候没有完成的心愿,于是,他们就会不顾子女的心愿,逼迫子女完成。
我觉得没有必要花太多的时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只要他喜欢,他就会一直去做,而且,如果他不喜欢家长的“兴趣”,也是一种负担,一种压力。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生活,这些都是做父母的不能否定的。
谬论之三:兴趣班跟集市一样多,家长忙得团团转
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天赋好,将来肯定会更好,所以一次就报了七八个,甚至有些家长,工作比较忙,也没有时间带自己的孩子,所以干脆将这个兴趣班当做是托管班,给自己的孩子多报几个。
如此一来,他们不仅不用担心孩子的安危,还能让孩子们学到更多东西。对于很多家长而言,只要自己的孩子肯学,那就是好事,而不在乎自己的孩子会不会更好的接受。
每天早上8点半到10点学习钢琴,晚上10点到10点学习跆拳道,晚上两点到四点绘画,晚上还有英语口语,各种各样的课程,看起来都很紧张。
这样的行为,不仅会减少孩子的休息和娱乐时间,还会使孩子非常疲劳,对学习感到厌烦,从而有了学习的想法。
因此,就算我再怎么希望,也不能给他们开过多的兴趣班。反而会根据老大和小宝喜欢的,给他们安排一个或者两个不同的兴趣班。
所以,他也尽量多花点时间陪着两个小孩,陪着他们玩,陪着他们看动画片,听着他们的故事,当然,这也是因为他们必须要有家长在身边,否则,家长总是把他们送到兴趣班去,反而会让他们的陪伴变得越来越少。
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就好比对他们一天中学习情况的关心,若对他们的精神需求不闻不问,只会让他们之间的关系愈来愈冷。
有一项技能自然是好的,但是必须要让孩子觉得有趣,这样才能让他们觉得有趣,如果家长不管他们的喜好,只是强迫他们看书,那不仅没有效果,还会让他们丧失童年的快乐。
校对 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