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放大人类对海底的探索欲
更新于:2025-04-13 13:42:07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

无限放大人类对海底的探索欲

——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读后

唐唯一

  海底世界是奇幻与美丽的,有一本书无限放大了人类对海底的探索欲,谁能想到神秘的海底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庞然大物,那艘满载着人们好奇与想象的潜艇,划开水波露出海底的乌托邦——“鹦鹉螺号”。

  在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经典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中,作家巧妙地将海洋知识融入冒险叙事,通过这趟海底旅行,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奇异景象得以展示,引发了读者的想象和极度向往。

  对于《海底两万里》人物来说,我最想说的便是尼摩船长,他作为博学的海洋探险者,是个有正义感的反抗英雄,他既浪漫又神秘,这样一个富有魅力的船长,有着他的隐忍和倔强。海,是那样的广阔和未知,这位船长也是如此,他潜航在海底进行科学研究,在他身上孤独与矛盾相交织;他在海底探寻自由,又对自己孤独的生活深感悲痛;这座潜艇不仅是他的避难所,也是他禁锢自我的牢笼。他是名副其实的“深海隐士”,但这同时也是一个谜,因为我们的所见是跟随阿龙纳斯教授的科学知识和好奇心展开的,更多的需要我们自己去思考。必须承认的是,阿龙纳斯教授的温和理性让故事更真实亲切,让我们得以了解到船长的聪明勇敢和正义感。

  另一方面,书里充盈着对科学与人性的探究,“鹦鹉螺号”是先进技术的象征,同样也是人类智慧的辉煌。在蒸汽时代的黄金期,凡尔纳创造了这艘自由穿梭在海底的电力潜艇,作为书中拥有者的尼摩船长却将它当作复仇的工具,他击沉军舰这一行为,体现出他的冷漠和残酷,以及对殖民者的深恶痛绝。这让我们看到《海底两万里》的一个重要主题,科技是把双刃剑,它本身是没有善恶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运用它。所以,我们必须要警惕技术只能用于正途,不能被私欲和仇恨裹挟,要守住人类的“底线”。

  作为大学生,可以从中受到启发,思考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类如何保持对自然和科技的敬畏。关于这个问题,凡尔纳并未给出简单答案,而是通过水中人和“鹦鹉螺号”的命运,让读者自行思考,真正的进步绝不是凌驾在自然之上,也不是用科技实现私欲,而是要明白牢记自己的底线和原则,明白绝对的自由终将会成为精神的牢笼,这种启发在当今人工智能、深海开发,以及生态危机的现实情况下更加振聋发聩。

  评价一本书,除了它的文学性、艺术性,我更在意的是它对人的心灵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海底两万里》在我心里就是一本好书,因为它在引人入胜的同时,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这对千万青年的启发是实实在在的。

  (作者为重庆师范大学学生)

阅读也是“旅游”
阅读也是“旅游”
2025-03-24 11:57:46
《靖康之败》
《靖康之败》
2025-03-25 01:09:20
唐诗里的爱情
唐诗里的爱情
2025-03-25 01:31:13
隆黛尔宫里的中国瓷
隆黛尔宫里的中国瓷
2025-03-25 03:37:38
春分应识节气美
春分应识节气美
2025-03-25 03:54:12
古人问天密钥
古人问天密钥
2025-03-25 04: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