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扬州日报
从“非遗传承”到“生态探秘”,从“红色教育”到“科技启蒙”……
主题研学 为儿童量身定制
机场研学活动。 资料图片
通讯员 扬妇萱 记者 丁佐春
在瘦西湖温泉度假村,独角兽主题酒店、萌宠乐园成为孩子们的打卡地;扬州非遗珍宝馆,孩子们跟着非遗大师学习非遗技能;在汪曾祺纪念馆,与“可爱的老头”对话……4月12日上午,扬州市儿童友好研学线路暨第二批研学点位发布仪式举行,现场发布了26个全新儿童友好研学点位和10条主题研学线路。至此,由市妇联联合多个部门面向社会全域寻访、挖掘的儿童友好研学点位已达56个。
10条主题研学线路
主题一 运河非遗寻踪
溯源千年运河,解锁非遗传承
主题二 宝应湿地探秘
探秘宝应湖,自然历史交融
主题三 田园工厂乐游
趣游田园工厂,收获欢乐时光
主题四 水乡诗意之旅
漫步水乡,邂逅诗意与文化
主题五 盐运文化溯源
回溯盐运历史,品味扬州古韵
主题六 味蕾奇遇记
从工厂到田园的美食密码
主题七 瓜洲古渡揽胜
畅游茱萸湾,揽胜瓜洲古渡
主题八 航空科技逐梦
对话航空科技,追逐创新梦想
主题九 科普考古之旅
探秘科普天地,解锁考古奥秘
主题十 科普自然探索
走进仪征科普地,探秘自然奇观
量身定制
构建立体化“研学王国”
按照“主题引领、串珠成链”的思路,市妇联等部门精心编织了运河非遗寻踪、味蕾奇遇记、田园工厂乐游、自然科普探索等主题研学线路,每条都是为儿童量身定制,从“非遗传承”到“生态探秘”,从“红色教育”到“科技启蒙”,巧妙融合扬州独特的文化、历史、科技和自然景观,串联起城市地标与文化地标。
研学点位之一的扬州非遗珍宝馆内,集中展示雕版印刷、通草花制作、扬州刺绣等40余项国家级、省市级非遗项目,专为儿童设计了“可触摸、可体验、可带走”的互动场景。例如,孩子们可以亲手刷印《金刚经》雕版、体验通草花瓣的染色工艺。
“我们是以航空为魂、以儿童为本的创新研学项目,开创性地构建了集教育赋能、科技体验与文化传承于一体的航空研学新范本。截至目前,累计接待学生4万人次,创收900万元,成功打造了省内航空主题研学综合体,是各机场调研学习的示范。”扬州泰州国际机场旅游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刘智蕊介绍。
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涛介绍,这次发布的10条线路融合了扬州独特的历史、文化、科技和自然景观,打造“行走的课堂”,不仅是对首批研学点位的深化拓展,更是对儿童成长需求的深切回应,让孩子们在沉浸式的研学体验中,充分感受扬州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
串珠成链
打造全方位“成长驿站”
据介绍,两次发布的点位和线路覆盖了各县(市、区)、功能区,每个点位都经过精心设计:双博馆木版年画体验,让孩子们在拓印间触摸历史温度;航空馆、扬泰机场的“航天模拟舱”,让科普知识在沉浸式互动中自然流淌,研学点位正呈现出“教育性、趣味性、体验性”三性融合的特点和特色。
来自瓜洲葵园的丁星宇介绍,葵园紧扣“农旅+研学”定位,将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研学需求深度结合,以农耕文化为核心,将百亩葵园打造为“行走的课堂”,形成独具特色的葵园研学农耕文化游,成了孩子们的“欢乐海洋”。
活动现场,多家单位还联合启动了儿童友好研学合作联盟,逐步探索构建“点位挖掘—线路串联—生态构建”立体化研学体系。
寓教于乐
守护青少年“欢乐世界”
现场聘请的10名“儿童友好研学推荐官”,由教育专家、非遗传承人、儿童代表等共同组成,他们将做儿童研学的“体验者”、儿童友好的“代言人”,积极宣传、推广扬州亲子研学的儿童友好场景,助力孩子们在研学中收获知识、快乐成长。
我市一位儿童心理专家说,青少年学生借助研学活动参加户外活动,走进大自然,增强体质,分泌多巴胺、内啡肽等“快乐因子”,从而避免情绪低落、心境障碍等情况发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王涛表示,未来,扬州将继续深耕“好地方+儿童友好”品牌,不断优化研学资源,丰富研学内容,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研学旅程中触摸城市温度,为全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贡献更多“扬州经验”。
添砖加瓦
助推古城游“提档升级”
记者了解到,瓜洲葵园还把传统课堂搬到田间,开发了“我和向日葵有个约定”“‘玉’你相遇,如此甜‘米’”等特色课程,通过在田间采摘向日葵、手剥葵花盘、动手炒制葵花籽,让孩子们沉浸式感受从“一粒种”到“一朵花”再到“葵花籽”的种植生产全过程。2024年秋季累计接待研学团队近千人,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余元。
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总经理助理顾孝慈介绍,扬州非遗珍宝馆的研学品牌成立以来,已接待超300场、4万名儿童,获评“扬州市非遗研学体验基地”荣誉称号。未来,这里还将继续深化“非遗+科技”“非遗+文创”的跨界融合,引入AR技术还原李白下扬州非遗场景,开发儿童非遗数字藏品,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