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时间?你的日程表是你的挚友还是仇敌?你的时间观念能否顺畅地贯彻到每日行程中,而没有被太频繁地中断?仅仅考虑这些是不够的。
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如何有效把握时间节点,如何合理利用时间效能,考验的是企业决策者的时间智慧。
在《时间大师》这本书中,作者总结了优秀领导者的四种时间智慧。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来源:《时间大师》(Time Mastery:How Temporal Intelligence Will Make You a Stronger,More Effective Leader)
作者:约翰·克莱蒙斯(John K.Clemens),斯科特·达尔林普林(Scott Dalrymple)
01
使用“流畅的时间”
有时间智慧的领导者,不相信完结的说法,他们会故意让事务保持一个开放、甚至不确定的状态。他们会避免使用最后期限,因为强行停止会扼杀人们的创造力。
哈佛大学的教授阿玛贝尔和她的同事研究了时间压力对创新思维的影响,结果发现,时间压力越大,最后期限的使用越频繁,员工的创造力就越低。
时间大师关注的是“流畅的时间”。流畅指的是一种专注的状态,管理学和心理学教授奇克森特米海伊指出,“流畅的首要特征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上”。在这种状态下,你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一项活动中,其他任何事情在你看来都不重要。
02
把握战略时间
书里用船上的雷达作比喻,来描述这种时间观念。雷达覆盖的范围是圆形的,每旋转扫描一次,屏幕上就会显示其他船只位置的变动。
根据这种变化,船员就可以了解这些船只的行动轨迹。而你自己那艘船就在显示屏的中心位置保持不动,只有这样,你才能知道其他船和自己的船的相对位置。雷达的扫描覆盖面就是一个战略时钟。
你可以想一下,位于中心的不是船,而是你的公司。不断在移动的目标是你的竞争对手、员工、股东、顾客、供应商以及政府,他们中每一个的活动都被细致地跟踪纪录下来,比如,出现了某个新产品、新模式,实施了某个新法规,等等。这些活动就是你的重要情报,而不仅仅是一些原始的数据。
总之,重要的不是时钟上显示的时间,而是战略时间,也就是各个活动与其他活动产生联系的方式。
你可以这样使用战略时间。首先,不要将自己局限在“时钟时间”里,按照分、秒、小时计划生活。
重要的是“事件时间”,也就是发生有意义的事件的时间,事件比时钟上的时间更重要。
另外,要意识到团队成员在时间观上是有区别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个性”。如果他们有不同的时间视野和时间紧迫感,也能支持团队更好地运作。
03
找到自己的时间节奏
3M公司发明了便利贴等很多创新产品,就是因为它有意识地保持了一种节奏,驱动着公司的各项变革。节奏与速度无关。
对3M来说,规则很简单,就是为整个企业设定一个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的变革节奏。3M的规则是:每年新产品的销售额至少要占到销售总额的30%。
书里建议用以下方法来优化团队节奏:首先要明白,每一个公司、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团队都有自己的节奏。它们和组织里的其他节奏保持一致的方式,将决定公司的成败。
其次是容忍,甚至要享受琐碎的日程,虽然它充满变化,并且会不断打断你的工作。比如,领导者应该在企业内部推崇这样的工作方式,那就是员工可以不经过预约,就能直接和领导沟通,即使这可能打断领导正在进行的工作。
最后列一个清单,列出公司不断重复在做的一些没有实质意义的事情,尽快把这些事情消灭。
04
从时间的本质中获益
通常人们会觉得,时间是一种需要克服、忍耐和管理的障碍。但书里指出,“时间的流淌并不是一个逐渐衰弱的过程,相反,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过程。流淌的时间是所有创造力量的源泉”。
怎样从时间的活力本质中获益呢?书里建议,首先要给团队自我组织的时间,让团队成员调整自己,来适应彼此的时间。有时候团队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
其次,有时什么也不做是最好的选择。一些问题会自动消失或者自行解决,还有一些问题会因为有了新的信息和新的视角而得到解决。
最后是充分利用“空白时间”,忙碌未必就能带来高产出,要学会反省,腾出时间思考。
全球博士联合会(简称GDA)是集全融教育、研究智库和产业金融三位一体服务为核心的国际化组织,通过与全球知名高校、国际组织和政府机构的合作,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合作伙伴网络。
目前GDA已汇聚3000+会员、700+专家教授和学者、300+外部合作机构、150+智库专家和成员、80+地方政府、50+全球知名高校资源。GDA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全融化思维、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思想家,并为会员企业的全球化可持续发展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