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里写,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睡觉的八尺地儿,每日的三餐,很平凡但又弥足珍贵。可大城市追求高效,压榨时间、崇尚绩效的运作让越来越多人把日食的三餐缩减,吃饭变成牛马的养料,完成任务之后继续机械化地工作。
为了重拾健康,拿回吃饭的主导权,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找阿姨上门做饭。一天100元人工,可以吃三菜一汤两顿饭。亲自列菜谱、去菜市场买菜,通过瓜果蔬菜感受四季、时令的变化,健康的身体和胃、令人舒心的秩序感在一饭一菜中回归。
最重要的是,这比点外卖便宜。
苏蕊的一天,是从菜刀撞击砧板、水流刷过蔬菜、瓷碗碰撞筷勺的“白噪音”中开始的。
早上7点,阿姨来到她家,为她准备一天的饭菜。菜品是前一天晚上下班回来,吃完阿姨准备的晚餐,苏蕊一边搜菜谱一边列的。她习惯网购,每天晚上,买菜App上还会出现打折的特价菜品,苏蕊就根据能买到的打折菜,布置第二天的菜谱。
阿姨的工作时间为两小时,做一顿,分两餐吃。她打包一份带到公司,剩下一份晚上回家吃。在互联网公司“996”的家属,则打包两份,吃完回家。午间,当别的同事打开外卖软件纠结吃什么,苏蕊可以美美吃三菜一汤的便当。
苏蕊是重庆姑娘,是上海这个大城市无数写字楼格子间里高效运转的“牛马”之一。过去,她点外卖的时间可能是开会休息的五分钟,“一旦被人打断,再意识到要点外卖的时候已经过了点”。
▲ 打工人的日常就是一个会议接着一个会议,很难有整块时间吃饭。图 / 《装腔启示录》
外卖软件上看似五花八门的选择让人头疼。既要对比评价,又要查看是否有实体店,再切换几个软件去算满减、比价,“一顿操作三四十分钟下来,最后还是选不出,一生气就又不想吃了”。
吃饭,一度只是维持牛马运作的养料。晚上10点下班回到家,“根本没有力气去计划第二天吃什么”,第二天只能继续靠外卖喂饱肚子。
外卖,让打工人不会饿死,却在一定程度上腐蚀着健康。同样在上海工作的张梦梦,刚来上海的时候,还没什么积蓄,吃过拼好饭,买过没有实体店的外卖。为了融入上海早C的工作氛围,学着喝咖啡,“但其实,咖啡对胃的损伤挺大的”。
后来工作了一段时间,广告行业的高强度工作让她不时为了排解压力,报复性吃饭,“点那种银泰商圈很贵的外卖”。她一度发胃病,痛到去医院检查,被要求做胃镜。
▲ 多数打工人的午饭只能靠外卖解决。图 / 视觉中国
不想吃外卖,又不想做饭、不会做饭或没时间做饭,吃什么?爱动脑子的年轻人已经想到了新的解决之道——请阿姨上门做饭。
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请阿姨做饭,“在北京请阿姨做饭比点外卖便宜”一度登上微博热搜。北漂女孩现身说法:“阿姨100元一天,做一次,够两个人吃两顿。在北京要是不想吃预制菜,至少四五十一顿。除了做饭,阿姨还能简单做些卫生,拖地扫地、刷锅洗碗,若两个女生合租请阿姨,费用平摊下来,比外卖便宜,又安心健康。”
张梦梦一度以为请阿姨的费用要七八千元,直到一次去朋友家,才知道按小时请阿姨上门做饭,做一顿,吃两餐,“中间用微波炉加热一下就可以”,人工费大概百把块,加上食材费用,也比外卖划算。
以上海为例,苏蕊在市中心写字楼区点一顿外卖,“想吃荤素搭配,每顿就要在40到50元左右,两个人一天160到200元,每个月22天工作日要花3520~4400元元”。
而请阿姨上门做饭,工钱每小时40元,一次做2个小时,一个月1760元的工资,管两个人两餐,加上食材和调料的开销,苏蕊和家属每月工作日吃饭的开销在3500元左右,比点外卖便宜。
居住在北京的李烟,也受够了高昂的外卖。她在读博,和丈夫吃腻了学校的饭堂后,曾经敞开肚皮吃了一段时间外卖,“北京外卖本来就贵,一顿40元上下。除了外卖,还点咖啡、奶茶”,月末一算账单,两个人一个月吃了7000元。
两周前,李烟做了膝盖手术需要静养。丈夫每天上班,她不愿拜托他来做饭,“每天从早到晚工作之后,没有精力再做饭的”,于是下定决心请一个阿姨。
李烟请的阿姨也是100元一天,做四菜一汤或者五菜一汤都可以,分两顿吃。食材方面,荤素搭配,要求不是特别高的话,一天三四十元,如果要买比较贵的荤菜,可能会上到五六十元。平均下来,请阿姨加食材的费用,一个月的开销大约在4500元上下。
显而易见,请阿姨上门做饭,健康干净之外,性价比的优势在一线城市是突出的。
休产假的月亮也是为了性价比请的做饭阿姨。她没有请育儿嫂,“在北京请育儿嫂得八九千元,这个价格可以请三个阿姨了”。她请姨妈来帮忙照顾孩子,又请了一位阿姨帮她和姨妈做饭。
生孩子之前,她靠公司的免费食堂和外卖度过,“虽然味道一般,但比起自己做饭,宁愿凑合一下”。
她通过中介公司找的阿姨,要支付一笔中介费,价格是阿姨1.5到2个月的工资,而阿姨的月工资在3000元,加上采买食材的费用,家里吃饭月开销在5000元上下。与过去吃免费的食堂相比,“没有便宜多少,但是更健康了”。这也是一种“性价比”。
▲ 月亮家的阿姨中午做的菜。图 / 讲述者提供
请过阿姨的人,普遍有个共识——好阿姨难找。找阿姨不外乎几种途径:朋友介绍,通过中介公司找,还有一些年轻人在闲鱼、小红书上发帖寻人。
张梦梦的阿姨是从朋友那里“继承”来的。朋友要搬家,只好辞了阿姨,张梦梦赶紧和阿姨签了约,“在那之前找的几个都不合意”。
她看重与阿姨的相处,“有的阿姨会跟你吐槽上一任雇主,没有什么边界感”,有的阿姨不喜欢她家里养的猫,偶尔抨击几句。有些精明的阿姨会反向挑选雇主,不喜欢家里有老人的,“口味比较刁”,青睐年轻的两口子,“像嗷嗷待哺的羔羊,做什么都吃”,“大家都会看人下菜”。
而张梦梦经过朋友严选的阿姨,喜欢猫,很有职业精神,会观察昨天哪道菜吃少了,不满意会直接问,下一次就改。阿姨很时髦,会冲浪搜菜谱,“她告诉我秋葵一个很好吃的吃法是蘸着芥末吃”。
▲ 阿姨给张梦梦做的饭。图 / 讲述者提供
大部分人还是通过中介公司找阿姨,不仅要付中介费,中间可能还要费些周折,还要防备套路和踩坑。
在天津工作的周周就是通过家政中介找的第一任阿姨,做饭手艺不错,但很有主见,不愿意按照给出的菜单来,“家里有什么食材,就自由发挥”。指东打西,让做鱼香茄子,做出了清淡无盐版,想吃地三鲜,端上一份无油版的地三鲜。阿姨似乎不把上门做饭当成谋生的途径,而是享受这一爱好,“她指点我们调料要放在哪里,用什么牌子的锅好,每天在群里发她的烘焙作品,我们给她工钱外,还要给她情绪价值”。
为了找到好阿姨,苏蕊向同事咨询,总结了一套方法论:找阿姨要避开晚间,这是用人的高峰期,价格不会便宜。于是她把时间段选定在早上7点到9点,“这对阿姨来说是一个外快,不影响白天正常的工作”。而找阿姨,最好是从附近下手,生活在同一片区域,人员稳定,可信任度高。
她在高德地图搜附近,找开了十几年的家政公司。对方给她介绍的两个阿姨,一个在一户人家里做了将近十年,从第一个小孩出生到第二个小孩上幼稚园;另一个十几年前在这一片区取得了家政证书,“这都是稳定的佐证”。
因用人时段非高峰期,一开始,她就摆出了比市场低一些的价格,一小时40元。一般而言,上海的上门阿姨的用人费用在45到50元之间浮动。这样做的好处是,“自己有个价位,让中介公司把符合定价的人推来,减少沟通成本”。
选好了阿姨,接下来就是面试了。同事告诉她,面试不能做大菜,而是要做家常菜,比如青椒肉丝,可看出刀工;又比如蛋炒饭,可看出对火候的掌控。反之,做佐料很多的大菜,“其实比较容易做得蛮好吃”。
一套方法论践行下来,苏蕊找到了人品和手艺都不错的重庆同乡阿姨。做事麻利,愿意改进,也会适当提一些建议。有一次苏蕊怕阿姨不能杀生,提前一晚买了杀好的鱼,阿姨知道后告诉她,“这样做出来的鱼很腥,想吃鱼要买活鱼,现杀的最新鲜”。
▲ 苏蕊在家吃饭。图 / 讲述者提供
不少中介公司会在面试这一关使点心眼子,“他们推荐一个表现好的阿姨来面试,取得雇主信任,把合同签了、中介费交了之后,阿姨就找借口请辞。中介虽然承诺阿姨可换,但后面换成怎么样,就不管你死活了”。
生活在天津的周周,正遇到了这种套路。周周是在孕期找的阿姨,把第一任做饭好吃但有主见的阿姨换掉之后,来的阿姨烹饪水平一个不如一个,一个月后,她就中止了请阿姨上门做饭的计划,“好的做饭阿姨就跟好男人一样,是不在市场上流通的”。
给人上门做饭,也成为一些来大城市帮子女照看孩子的母亲的副业。
健身教练大米就幸运地在闲鱼上刷到一位“阿姨”,自称在北京帮儿子带孩子,白天有空可以做饭,家离自己健身房几站公交车的距离,一小时要价50元。
大米快速联系到阿姨,把价格压到45元做一餐,“我吃得很简单的,一荤一素,水煮一下,或者简单煎一下就可以。外卖健身餐太贵了,又吃不饱,您能便宜点就好了。”一顿央求后,阿姨爽快接单,决定试试。大米从山姆上采购调料,冷冻鳕鱼、鸡肉、牛肉、香菇、豆芽等食材,寄到阿姨家里,请阿姨加工,要求是少油少盐,一餐做两顿的分量。没想到阿姨手艺不错,还每天专程坐公交给她送到健身房,她现在最担心就是阿姨要涨价或者不想送了。
原创作者:每日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