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大连晚报
语文:不仅要知己,更要知彼
辽宁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 刘文坛
大连晚报《名师课堂》——2025中考备考直播讲座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栾光煜
作文,是中考语文得高分的关键,考生不仅要知己,更要知彼,“彼”指的就是阅卷老师,因为其掌握着你作文的生杀大权。在上周五的大连晚报《名师课堂》——2025中考语文备考指导讲座中,辽宁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的刘文坛老师,就从阅卷者的视角分享了一期《中考作文 大有可为》的讲座。当天,另一位主讲嘉宾大连市西岗中学的徐琛老师在直播间分享了中考体育学科的备考指南。
新中考背景下,语文作文如何备考,这是一个宏阔广远的话题,可以切入的角度有很多,本文以中考阅卷者的视角,从小处着眼,跟广大考生聊一聊阅卷老师眼中的作文以及如何在冲刺阶段进行作文复习。
首先,要了解考场作文的特殊性。考场作文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写作,它有三个确定:定时间、定题目、定字数,考生写作的最直接目的是得高分;与之相对应的,阅卷老师在阅卷过程中也有三定:定标准、定时间、定信度。因此,考生在写作过程中必须有强烈的读者意识:考场作文的写作是给某位陌生的老师阅读的,并且阅读的目的是打分。于是,考生的写作就需要向阅卷者提供有效信息,以便于阅卷老师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为作文打出客观公正的分数。
那么,考场作文的有效信息是什么呢?这里用三个意识来简要概括:
一是开篇定位意识。考生要力争在作文首段用简练又不失文采的表达交代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让阅卷老师在开篇就基本明确整篇作文的框架,不要遮遮掩掩,铺垫太长,半天进入不了主题,这会严重磨损阅卷老师的阅读兴趣,分数自然不会太高。
二是主题强化意识。在行文中,通过不断地用与中心相关的词语、句子来让阅卷老师明确:考生一直在紧紧围绕中心写作。这样做的目的就好像在一间黑暗的房间中举起了灯牌,让阅卷老师一下子就能看到你的灯牌,利于阅卷老师快速打分。
三是整洁书写意识。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晕轮效应,即人们往往容易被第一印象遮掩,认为一个人某一方面好,其他方面也不会差。考场作文的书写就是考生给阅卷者的第一印象,书写整洁清楚甚至美观,大概率作文也不会差;反之,书写缭乱难以辨认,大概率不会写出很漂亮的作文。因此,把汉字的笔画交代清楚,通篇书写整洁大方的作文更容易得高分。
明确了这些有效信息后,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还可以做些什么就一目了然了:
首先,要有定量的练习,即定时间、定题目和定结构的练习。前两者顾名思义,定结构是指在下笔写作前对文章首尾段以及主体部分的段落有大致的字数规划,这样在下笔之时会避免造成详略不当的问题。
其次,收集和整理自己过往写过的文章,将文章中的事件整理归类,即积累素材而非准备整篇作文以期将整篇作文迁移到考场上。这就像厨师去参加厨艺比赛,可以准备食材却不能准备某道现成的菜肴一样,有了各类食材无论要做什么菜都可以信手拈来,食材就是考生手中的素材。
最后,要重视同伴的力量。可以请同学帮助自己修改润色语言表达、构思立意,如果能请多位同学来读自己的作文并邀请他们为你的作文打分,这就更好了——其实,这是模拟阅卷者在考场批阅作文时的陌生化阅读,帮助自己体验到不同的阅读者对同一篇作文的不同评价。
总之,在备考中紧紧围绕着阅卷者视角去审视自己的作文,常常换位思考,带着打分意识去写作,作文提升的空间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