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个孩子,背着小书包,沿着黄河边走32公里!这不是普通的春游,而是宁夏贺兰县银光小学搞的一场“黄河行”活动。四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跟着老师,边走边学,感受黄河的壮美和文化。
早上8点,校长一声“出发”,队伍就从学校开拔了。孩子们排着队,浩浩荡荡,朝黄河外滩走。32公里的路,可不短!他们走过汉延渠古灌区,路过通贵乡,还沿着滨河大道一路前行。沿途,黄河的风光尽收眼底,老师和专家还给大家讲黄河的历史、生态和水利知识。孩子们一边听,一边看,眼睛亮晶晶的。
到了黄河外滩,活动更热闹了。孩子们分组做水质检测,拿着工具测黄河水的pH值、溶解氧和氨氮。每个人都特别认真,测完还得写报告。六年级的沙皓曦说:“检测水质太有意思了!让我知道保护黄河有多重要。”还有孩子说,第一次亲眼看到黄河,觉得特别震撼,图片和视频根本比不上。
除了检测水质,孩子们还干了件大事——清理河岸垃圾。大家拿着袋子,捡塑料瓶、纸屑,把河边收拾得干干净净。他们用行动告诉大家: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得好好保护。活动数据也挺有意思,400多个孩子,一共清理了200多袋垃圾,检测了50多份水质样本。
走32公里,对大人来说都不轻松,更别提这些小学生了。半路上,有些四年级的孩子走不动了,腿酸得直打颤。六年级的哥哥姐姐看到,二话不说,上去搀扶。有的孩子不小心摔倒,旁边的同学赶紧扶一把,还有人喊:“前面有人摔了,走慢点!”老师雷海妮看在眼里,感动得不行。她说,孩子们用行动展现了团结和友爱,像一张温暖的大网,把大家紧紧连在一起。
活动不只有走路和干活,还有文化环节。孩子们在黄河边朗诵诗词,声音洪亮,充满感情。他们念的都是赞美黄河的诗句,听得人心里暖洋洋。现场还搞了摄影比赛,孩子们拿着相机,拍黄河的波浪、岸边的树,忙得不亦乐乎。最后,大家在签字墙上写下承诺:保护黄河,从我做起。
这场活动是银光小学第一次搞“行走的思政课”。校长丁兆伏说,学校想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黄河文化,学会保护环境,还能锻炼意志,培养团队精神。32公里的路,孩子们走得满头大汗,但没人喊苦喊累。沙皓曦说:“虽然累,但特别值得!我的意志力都变强了。”
活动的数据也很亮眼。32公里的路程,400多个孩子,平均每人走了8小时。沿途,他们听了10场关于黄河的讲解,认识了黄河的生态环境和历史地位。学校还计划把这种活动变成常态,让更多孩子参与进来。
这场“黄河行”,让孩子们不只学到知识,还收获了友情和成长。老师雷海妮说,看到孩子们互相帮助,她觉得特别欣慰。这不就是团结的力量吗?孩子们用自己的小肩膀,扛起了保护黄河的责任,也展现了新时代少年的风采。
这场活动,也让大家看到中国教育的创新。不是光在教室里念书,而是走出去,亲手触摸历史,亲眼看自然。孩子们在黄河边学到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对祖国的爱和责任感。学校说,接下来还会搞更多这样的活动,把黄河文化融入课堂,培养更多有担当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