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长短,要看牙齿?长寿的人,一般牙齿有6个特点
更新于:2025-03-25 08:25:18

老陈今年55岁,是个忙碌的办公室职员,平时没怎么关心过自己的牙齿。最近他刷牙时牙龈老出血,几颗牙还松动了。他觉得这是年纪大了的正常现象,没当回事。可他还有更烦心的事——最近常感到疲劳,胸口偶尔发闷,他以为是工作压力大,运动少导致的。

一天家庭聚餐,他的侄女,一位医学生,见他吃东西费劲,关切地问:“叔叔,你的牙还好吗?牙龈出血和牙齿松动可不简单。你知道吗,牙齿健康跟全身健康有关,牙周病可能伤心脏。”

陈老一愣,筷子停在半空,“真的?我以为只是牙的问题。”侄女点头:“研究说牙周病跟心脏病、糖尿病有联系。”饭后,他久久平静不下来。

也许,牙齿问题不只是小毛病,而是身体的警钟。他暗下决心,得重视起来了。

▲关注医食参考 成为养生达人▲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牙齿健康状况与人体多系统存在密切关联。数据显示,近95%的成年人曾经历龋齿困扰。

多项队列研究发现,牙周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比口腔健康者高出1.5至2.3倍。日本老龄健康追踪研究显示,55岁前缺失超过10颗牙齿的群体,未来十年全因死亡率提升67%。

口腔健康不仅能反映衰老进程,更是全身健康的窗口。研究显示,牙龈炎症可作为全身低度炎症的重要指标。牙周病致病菌产生的内毒素,可经毛细血管进入全身血液循环,诱发系统性炎症反应。

牙齿不好,可能是疾病来袭

1.牙齿健康与心血管疾病

日本国立循环器病研究中心对4万名45-64岁受试者追踪10年的研究发现,每缺失一颗后牙,心肌梗塞发生风险增加5.4%。牙周致病菌可破坏血管内皮功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加速。

2.牙周病与糖尿病

维生素代谢研究证实,重度牙周炎患者糖尿病患病风险是健康者的2-3倍。牙周炎介质会加剧胰岛素抵抗,形成"炎症-代谢"恶性循环。每日规范刷牙可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0.25%。

3.咀嚼功能与营养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保留20颗以上功能牙的老人,膳食纤维摄取量比缺牙者高40%。后牙缺损导致的咀嚼效能降低,可能引发蛋白质、维生素等关键营养素摄入不足。

长寿的人,牙齿有6个特点

健康监测数据显示,具有长寿特征的人群普遍呈现以下6项口腔健康指标:

1. 牙龈状态良好

牙龈红肿或出血,这可能意味着口腔有炎症,甚至是牙周病的前兆。特别是70岁以上的人群,如果牙龈出现超过2毫米的萎缩,那么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可能增加30%。

2. 完整的咀嚼功能

良好的咀嚼功能不仅有助于消化,还与寿命长短有直接关系。研究显示,下颌咬合力达到1000克以上的人,其五年生存率较高,能够提高22%。

3. 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

每天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清洁牙缝,有助于大大减少龋齿的发生率,甚至可以降低53%。为了保护牙龈,建议选择软毛牙刷,并使用“45度震颤法”轻柔清洁牙龈缘,避免用力过猛造成伤害。

4. 定期的专业口腔维护

定期的专业口腔清洁能够有效预防牙周病,进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牙周深度清洁,有助于去除难以清除的顽固牙结石。

5. 营养均衡的饮食

每天的饮食中,应该包含足够的膳食纤维(大约30克),而坚果类食物不仅可以刺激唾液分泌,还能提供必需的矿物质,有助于牙齿的健康。此外,均衡饮食对于牙齿、牙龈等口腔组织的健康至关重要。

6.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每半年进行一次全口牙片拍摄,可以早期发现口腔内的潜在问题。特别是牙周病,早期发现与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的关系密切。研究显示,患有早发牙周病的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几率是没有牙周病人群的1.78倍。

牙齿健康监测是生命质量的重要保证。通过维护口腔健康,我们既可预防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局部问题,更能对全身健康风险进行早期预警和干预。

校对 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