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绵阳日报
三台:
218个老旧小区“焕”新颜“改”出居民幸福感
□ 徐冬雨 记者 李春梅
“你看,这株爬山虎,以前总往漏水的水管上爬,现在倒成了电梯间的天然遮阳帘。”3月21日,站在工行宿舍新装的玻璃电梯前,73岁的李建春轻抚着红砖墙上蜿蜒的绿藤。阳光穿过藤叶间隙,在他深蓝色的工装裤上洒下跳跃的光斑。
位于三台县北坝镇的工行宿舍是上世纪90年代的老旧小区,外墙砖脱落、下水管道堵塞、水池长年失修、污水杂草丛生……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小区的60余户居民。如今,这个老院落正在经历从“忧居”到“优居”的“焕颜”变化:以往斑驳脱落的墙面焕然一新,坑洼不平的道路变得平坦整洁,混乱的下水管道被重新规划铺设,小区环境清新整洁。
最让居民们津津乐道的,是那三部采用“浅井式基坑技术”的电梯——既避免破坏老楼地基,又让顶楼住户王淑芬能每天推着坐轮椅的老伴下楼晒太阳。
“以前下雨天要打着伞倒垃圾。”顺着居民何国全的指引,记者在3号楼拐角处看到个透明雨棚。铝合金支架上凝结着水珠,棚下分类垃圾桶旁,两个孩童正踮脚将牛奶盒投入可回收口,他们脚上的荧光色运动鞋与灰色透水砖地面形成鲜明对比。
这只是三台县老旧小区“焕新记”的一个缩影。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民生工程,三台县在改造过程中,通过广泛征求居民意见,量身定制“一区一策”的改造方案,在改造过程中打造样板小区、特色小区,确保改造工作符合群众需求。据统计,自2019年启动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规划以来,三台县已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18个,涉及11189户。
三台县老旧小区改造可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全方位的升级。在改造过程中,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首先着重解决基础设施老化问题。给排水系统全面更新,污水不再外溢,居民家中用水更加顺畅;老化的供电线路重新铺设,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外面下大雨,家中下小雨”“一开空调就跳闸”的情况得到极大解决。
北坝镇改造专班负责人魏康的手机相册里存着237张对比图。其中一张拍摄于2021年汛期的照片令人心惊:丝厂宿舍的排水沟翻涌着黑色泡沫,淹没半个自行车轮。而今在同一位置,新栽的紫薇树下立着刻有“二十四节气”的铸铁井盖,几个老人围坐在仿树桩造型的休憩椅上,手边的保温杯冒着热气。
“改造就像给老房子做微创手术。”施工队长张建军展示着他的“神器”——内窥镜探头曾深入12米长的铸铁管道,精准定位了堵塞38年的卫生死角。此刻他的安全帽上沾着墙绘颜料,身后艺术学院的志愿者正在给配电箱“穿新衣”,梵高《星空》的笔触覆盖了原先的“通下水道”小广告。
改造只是开始,确保改造后不反弹、提升老旧小区的管理水平才是重点。三台县在改造过程中注意到了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才能够更好地守护改造成果,鼓励改造小区引入较为专业化的物业管理或采用单位代管、业主自治管理等方式,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居民黄世伟提到:“小区改造之后,我们的业主联合社区,组织成立了新的业委会。新业委会带动广大业主,对小区改造后的成绩、业绩和这些面貌进行巩固、完善、保持,我们要把它保持好、维持好,让小区的景色更美、环境更优、秩序更好。”
去年,不少老旧小区在改造之后,又进行了小区绿化规范整治,不仅美化了居住环境,还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小区内原本的绿地被重新规划,形成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景象。
从“老破小”到宜居新家园,三台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不仅是一项民生实事,更是一项民心实事。三台县住建局统计数据显示,当前三台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第二批(续建项目)正在施工改造,涉及5673户;同时2025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正在开展前期筹备工作,该项目改造老旧小区47个,涉及3813户,计划今年上半年进场施工,预计2026年12月前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