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玻璃心,让孩子坚强起来
更新于:2025-03-25 15:59:01

我曾经是一个很玻璃心的人,小时候经常因为老师或父母的一句批评而情绪低落,甚至哭泣;当别人对我的作品或想法提出建议时,会觉得受到了伤害,甚至怀疑自己,觉得自己做的东西很差劲,很失败;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有说自己哪里不好,就会特别纠结,心情很不好等等。侧面也可以说,正是这份玻璃心导致我也是一个讨好型人格。

我想这应该与我的家庭氛围有关,我是放养式长大的,平时的生活大多是跟着爷爷一起,而面对父母,大多是指责。例如这个不可以,那个没做好等等,考试考好了也没有表扬,考得差就会询问有什么问题,做什么事情都很缺乏父母的肯定,导致我的概念里,就是怎么做,父母才不会指责我。

这种成长环境让我逐渐形成了一种取悦他人的思维模式,试图通过满足别人的期望来避免指责和批评。然而,这样的生活方式让我感到疲惫和压抑。所以不希望以后自己的孩子变成这样,希望孩子可以自信、独立、坚强、有主见。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让孩子不要玻璃心,甚至变成讨好型人格呢?我想从我的经验,可以多与孩子沟通,帮助他们告别玻璃心。

1.及时肯定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2.创造积极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关爱,让孩子感到温暖和安全。

3.以身作则,作为家长,自己要展现出坚强、乐观的态度。

4.要倾听孩子的感受和想法,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情绪被重视和理解。

5.树立正确的成败观,让孩子明白失败是成功的一部分,鼓励他们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6.给予适当的挑战,帮助孩子逐步面对困难和挑战,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

7.培养情绪管理能力,教孩子识别和表达情绪,以及如何应对负面情绪。

8.鼓励孩子独立思考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9.定期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10.自我反思:作为父母,也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给孩子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和爱心,与孩子建立信任的关系,让他们知道你会一直支持他们。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其他有类似困扰的孩子和家长一些启示。

校对 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