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界中,有一种独特的蔬菜。它自带生物碱,新鲜食用可能会中毒,引发呕吐、腹痛、腹泻,甚至肾衰竭。但晒干后却摇身一变成为珍贵的山珍美味,身价倍增至50多元一斤。传说食用这种菜能让人忘却烦恼,它就是黄花菜。
许多人都听说过黄花菜,但对其深厚的人文历史了解甚少。实际上,黄花菜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与食用历史。《诗经》中便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的记载,这里的“谖草”指的就是黄花菜,意在表达用萱草来帮助母亲忘却忧愁。今天,我将带大家深入了解这种植物的奥秘,重新认识黄花菜。
关于黄花菜的认识
萱草是大家熟知的绿化植物,常被误认为是黄花菜,甚至有人采摘其花蕾食用。然而,尽管黄花菜和萱草同科同属,它们之间还是有显著差异的。市面上的黄花菜多为纯柠檬黄色,色泽较浅;而萱草颜色更深,含秋水仙碱较多,不建议随意采摘食用。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因花蕾呈黄色且干制后形似针而得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亦有记载:“今东人采其花跗干而货之,名为黄花菜”。
黄花菜属于阿福花科、萱草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具有基生叶和纺锤形的小块根,叶子长披针形。其花果期在夏秋季节,花茎从叶腋抽出,顶部分枝开花。花漏斗形,由6片花瓣组成,内有6枚雄蕊和一根柱头,果实为蒴果,内含多数黑色种子。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描述道:“黄花菜五月抽茎开花,六出四垂,朝开暮蔫。至秋深乃尽,其花有红黄紫三色。结实三角,内有子大如梧子,黑而光泽”,这正是我们今天的主角——黄花菜。
黄花菜的食用价值
黄花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通常作为干菜食用,焯水后晒干。由于富含秋水仙碱,新鲜食用可能引起中毒。不仅黄花菜,所有萱草属植物都含秋水仙碱,有毒。
若想食用新鲜的黄花菜,需去掉雄蕊和柱头后焯水再炒食。黄花菜可凉拌、炒肉或炖汤,味鲜质嫩,被誉为传统山珍。古代许多名人都喜爱食用黄花菜,认为其能舒缓身心,忘却烦恼,因此也被称为忘忧草。
魏晋时期的《养生论》中提到:“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意思是合欢花能消解愤怒,萱草能令人忘却忧愁。
黄花菜的药用价值
黄花菜不仅是美味的食材,也是传统的中药材。其根部具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适用于黄疸、水肿、淋浊、小便不利、大便出血、乳痈、乳汁不通等症状。
在《本草从新》中有“小便不通,煎水频饮甚良,遍身水肿亦效”的记载;《分类草药性》中也有提到:“黄花菜滋阴补神气,通女子血气,消肿,治小儿咳嗽”。可见,黄花菜不仅是山珍美食,更是有价值的药用植物。农民朋友们,你们了解了吗?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了。大家对黄花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你吃过黄花菜吗?是什么感觉呢?你的家乡有种植黄花菜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见解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