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一个聪明的孩子?
更新于:2025-03-28 09:10:58

1、过度的抢跑培优,并不会让孩子更聪明,过犹不及反而会固化思维。

思维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更不可能通过培训达到思维能力速成的效果,很多看似培优拓展和抢跑,并不是基于思维能力的提升,而是制造思维力提升的假象。

2、单纯喜欢阅读的孩子未必聪明,带着想法阅读的孩子才聪明,与阅读相比,交流更重要。

语文好靠阅读,很多喜欢阅读的孩子语文并不好,能够提升思维能力的阅读,并不是看故事一样过目即忘,而是带着思想阅读,有感悟有认知也有语感,而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又比孩子的单纯阅读更有效。

3、记忆是一种能力,但死记硬背不是,尤其将逻辑思维转变为记忆更不是。

如果别人一篇课文需要两个小时记得住,你只需要一个小时,那就是聪明,但如果人家花一周时间理解一类数学题,你用两天时间补课,记忆了这累数学题的模型,那就不是聪明。

3、基因决定孩子的起始高度,有些孩子的起始高度,就是别的孩子永远达不到的高度。

小学不明显,初中已经有所体现,高中非常明显,人与人的绝对智商差距确实存在,这个世界真的有聪明孩子,而不是学霸都要补课。但努力提升思维的意义,是让自己变得更好,而不是超越所有人,

4、在学生时代,成绩就是衡量孩子思维能力最准确的方式,用聪明不努力来给孩子定性,并不容易形成激励,反而会引导她们为了表现“聪明”,刻意选择不努力。

聪明是一个孩子最大的优点,但这个最大的优点,往往又不需要刻意强化,因为决定学习能力的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