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批评。
是每位家长,在孩子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课。
然而,批评孩子也是有策略的。
如何恰到好处地,通过批评教育,帮助孩子改正和提升,是一门需要精心琢磨的智慧。
通常情况下,家里,是教育与批评的最佳舞台。
想象一下,一家人围坐在柔和的灯光下,彼此的心灵敞开,畅所欲言。父母在此刻提出对孩子的期望,而孩子也能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平等的交流,不仅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能激发他们自我改正的勇气。
一、3个时间段,别批评孩子。
批评孩子。
是讲究时机的。
家长要知道,并非所有的时间,都适合去批评教育孩子。这3个时间,不要批评孩子,后果很严重!父母必读。
第一:美好的清晨。
早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房间。
这个时候,是一天的开始。
作为家长,应该给予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让他们带着好心情迎接新的一天。不要用批评,影响了孩子一天的热情。
第二:吃饭的时候。
吃饭时间,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
大家享受美食的同时,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此时,如果突然提及孩子的过错,无疑会破坏这份和谐的氛围。
第三:家长生气时。
父母的情绪,影响教育与批评效果的关键因素。
当父母心情不佳时,很容易言辞激烈,这不仅会伤害孩子的心灵,也会破坏亲子关系的和谐。因此,在情绪不稳定时,父母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等待心情平复后再与孩子沟通。
二、如何正确地批评孩子呢?
古人有许多的教育智慧。
比如说,清人陈继儒认为:
“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
在他看来,这七种情形下,不宜批评孩子:在众人面前、孩子惭愧后悔时、夜晚、用餐时、欢庆时、忧伤时以及患病时,都不是进行批评的合适时机。
这些时刻,孩子的心灵需要更多的关爱与呵护。
而不是责备与批评。
作为家长,如何正确地批评孩子呢?
这就需要家长,掌握这几个关键词了:低声、沉默、暗示、换位思考和适时适度。
做到了这些,批评方能做到有效。
低声批评,能让孩子更加专注地倾听。
沉默,则能让孩子在反思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暗示则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引导他们自我反省。
换位思考,则能帮助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增强他们的同理心。而适时适度的批评,则能让孩子及时纠正错误,避免问题恶化。
教育与批评,是一门需要耐心和智慧的学问。
只有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方式下,才能让孩子真正接受并改正错误,茁壮成长。让我们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引导他们走向美好的未来。
校对 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