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在讨论尿酸,尤其是那些痛风发作的时刻,尿酸这个词几乎成了健康话题的代名词。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尿酸不只是跟痛风扯上关系,它的飙升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特别是肾衰竭。为啥尿酸高了最后会搞到肾衰竭呢?
尿酸这东西,是我们身体处理含有嘌呤的食物后留下的废弃物。一般来说,尿酸会通过肾脏被排出去,但如果尿酸在身体里积累太多,排不出去,就会变成高尿酸血症。
经过长时间的累积,尿酸结晶有可能在关节、软组织或肾脏部位沉积,逐渐转化为尿酸盐结石,这种结石的形成可能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
肾脏是我们身体里清除尿酸的主力军,当体内尿酸水平高的时候,肾脏就得加班加点地工作,把尿酸排出去。
但是,如果尿酸一直高,肾脏就会承受很大压力,可能会损伤肾小管,这样肾脏的过滤功能就会慢慢减弱,最后可能发展成慢性肾病,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肾衰竭。
有一项研究指出,持续的高尿酸血症是慢性肾病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肾小管损伤、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即便无痛风症状,高尿酸血症亦可能潜在地加速肾脏衰竭。
更重要的是,尿酸不仅仅是肾脏问题的源头,它还是一个重要的氧化应激因子,能够通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加剧肾脏细胞的损伤。
高尿酸的环境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使肾脏的血液供应更加不足,加剧肾脏的负担。
其实,尿酸在体内的升高是没有明显症状的,很多人直到肾脏受损了,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这一切的根源,往往都是我们日常吃的食物。
红肉与内脏类食物
有位患者,每到周末就和朋友一起聚餐,吃上一大盘的羊肉串,再来上一份炖猪肝。
但就在最近,这位患者开始感到关节有些不舒服,尤其是脚踝处,疼得特别厉害,简直走不动路。他去医院做了检查,发现尿酸指数已经不正常地升高。
长期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导致尿酸排不出去,便在体内积累,最终形成结晶,堵塞肾脏的过滤系统。
尤其是猪肝、牛肝、羊肝这样的动物内脏,嘌呤含量极高,摄入过多不仅对肾脏造成负担,还可能加重尿酸盐结晶的沉积。
海鲜类
有位患者,平时有个习惯就是喜欢和家人一起吃海鲜大餐,他自己也觉得海鲜富含优质蛋白,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尤其是大部分人都说海鲜有助于提升免疫力。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他发现手脚也开始肿胀,每次早晨起来时关节疼痛得让他几乎起不来。经过检查,医生告诉他,尿酸已经很高,海鲜摄入量过大是一个诱因。
科学研究指出,海鲜中的贝类和甲壳类含有较高的嘌呤物质,如果经常或过量食用,会促进体内尿酸的快速积累。
还可能因为嘌呤的代谢过程产生过多的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会干扰肾脏的正常代谢,久而久之影响肾脏功能,导致慢性肾病。
啤酒
啤酒含有大量的嘌呤,尤其是酿造过程中产生的“酵母”成分,含有高浓度的嘌呤,这些嘌呤在进入人体后,会加速尿酸的生成,进而影响肾脏排除尿酸的能力。
有一位患者,每至下班,便与工友们欢聚一堂,小酌啤酒,品尝小菜,顿感惬意非常。
虽然他没有痛风的症状,但每年体检的时候,他的尿酸水平逐渐上升,医生也提醒他,啤酒是尿酸升高的一个诱因,尤其是常喝的人,尿酸水平会明显高于不喝酒的人。
根据一项流行病学调查,常饮啤酒的人,尿酸水平比不饮酒的人高出很多。
此外,啤酒中的酒精会加重肝脏的工作负担,阻碍尿酸的正常排出,从而导致体内尿酸积累增多,而啤酒的嘌呤含量不仅比葡萄酒要高,长期饮用啤酒的人,也容易出现尿酸结晶沉积,最终加重肾脏的负担,增加肾衰竭的风险。
加工食品
你也许没有注意到,每天吃的很多方便食品,零食,甚至是外卖中的一些“标准化”食品,都含有极高的嘌呤,比如方便面、即食火锅、腌制食品等,虽然口味丰富,但它们背后的隐藏危害,却常常被人忽视。
有位患者,他一天三餐都靠外卖解决,尤其是喜欢吃一些味道重的炒菜、烤串以及方便面。
但在体检时发现尿酸偏高,医生告诉他,其实很多经过加工的食品,特别是腌制、发酵或者油炸过的食物,其中的嘌呤含量都不低。
加工食品常常含有大量的添加剂和反式脂肪,这些物质不仅对肾脏有害,还能引发慢性炎症,进一步影响尿酸的排泄。
长期吃这些高盐、高脂、高嘌呤的加工食品,尿酸水平飙升也就不奇怪了。
想要减少尿酸高导致的肾衰竭风险,咱们得从吃的东西入手,少吃那些嘌呤含量高的食物,保持饮食均衡。
特别是那些尿酸已经有点高或者关节不舒服的朋友们,更得注意这些可能的健康隐患。健康生活,从吃得健康开始,好好保护我们的肾脏,这样我们才能更享受生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肾衰竭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校对 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