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油,这个曾经在厨房里占据“C位”的食材,如今却成了许多人眼中的“过街老鼠”。它曾是老一辈人餐桌上的“功勋油”,如今却逐渐被植物油取代。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猪油的那些事儿。
猪油的“前世今生”
猪油,可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早在周朝,《周礼》里就提到猪油被用来煎烤牛肉和鹿肉。到了唐宋时期,随着冶铁技术的成熟,人们开始普遍使用铁锅炒菜,猪油成了最常见的烹饪用油。那时候,猪油不仅是一种调味品,更是一种家的味道。一碗热气腾腾的猪油拌饭,一口下去,满嘴留香,那是多少人童年的回忆。
猪油的“熬制秘籍”
熬猪油,可是一门技术活。选材、火候、保存,每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一般来说,熬猪油的原料有猪板油、肥肉等。猪板油熬出的油颜色洁白,香味浓郁;肥肉熬出的油颜色稍黄,但口感也不错。
熬制时,先将猪板油或肥肉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入少量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熬。全程都要保持小火,时不时翻动,防止糊锅。等到油渣变干,颜色变深,猪油就熬好了。最后,将熬好的猪油倒入干净无水的容器中,密封保存,放在冰箱冷藏室里可以存放很久。
猪油的“健康争议”
猪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大约为40%。这比植物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要高得多,而饱和脂肪酸吃多了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别急,猪油也有它的优点。它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且加热后不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在BBC“世界最营养食物评比”中,猪油还排到了第八名,因为它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
猪油的“适用人群”
猪油虽好,但不是人人都适合吃。确诊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人,吃猪油就像在满满一碗水里再加一勺水,会加重病情。已经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征兆,患有脂肪肝,或者乙肝人群,也最好远离猪油。另外,上吐下泻的患者,或是肠炎肠癌患者,也不能吃猪油。
猪油的“未来之路”
如今,猪油的年人均消耗量已不足500克,而植物油的年人均消耗量约为13.2千克。植物油凭借其较低的饱和脂肪酸含量,逐渐成为餐桌上的主流。但猪油的独特香味和烹饪效果,依然让它在一些家庭和传统美食中占有一席之地。
校对 黄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