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饮用白开水与长期喝茶,究竟哪种习惯更健康?
更新于:2025-04-13 18:19:12

享受茶香益处,需谨记适量。浓茶虽有特殊口感,但过度饮用可能给身体带来负担,务必慎重!

一、老年人饮茶,宜淡不宜浓: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教授指出,茶叶中的咖啡碱、茶氨酸与茶多酚是决定茶味的关键。若泡得过浓,不仅茶汤苦涩,色泽也深沉,这正是浓茶的特征。长期沉溺于浓茶,不仅会影响铁质吸收,多酚类还可能与铁离子结合,形成难以溶解的沉淀物,妨碍人体对铁的吸收。此外,频繁饮用浓茶还可能伤害肠胃,引发头痛、失眠、呕吐等问题,甚至对骨骼造成损害。因此,河南省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吕沛宛提醒老年朋友,饮茶养生应遵循“饭后少饮、清淡为佳、服药期间避免、适量为宜、睡前禁饮、现泡现饮”的原则。同时,甲亢患者、缺铁性贫血和营养不良者、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患者等特定群体,最好避免饮茶。

二、茶与白水,各有千秋:在日常生活中,白开水是最普遍的饮品,它无色无味,简单纯净,有利于维持身体水分平衡,促进新陈代谢,对心脏健康有益,还能减少便秘、降低痛风风险,并有助于快速恢复健康。而茶的世界则更加丰富多彩,从绿茶到红茶,再到乌龙茶、白茶和茉莉花茶,种类繁多。研究表明,长期饮茶者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以及三高的风险相对较低。无论是偏爱清茶还是钟情白水,关键在于适度饮用,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

三、健康饮茶须知: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医院中医科陈红副主任医师强调,追求茶饮养生时应尽量避免浓茶,因其高含量的咖啡碱可能引发不适症状,如头痛、头晕等;鞣酸过多则可能加剧便秘和增加患缺铁性贫血的风险。同时,过热的茶水也应避免,以免损伤食道,增加患癌几率。建议饮茶温度控制在65℃以下。再者,饭前饭后均不宜立即饮茶,以免影响消化或干扰营养吸收,最佳时机是饭后一小时。空腹时亦不宜饮茶,以防刺激胃部,产生不良后果。

四、因体质选茶,方能事半功倍:上海市周浦医院肿瘤血液科周莉副主任医师提示,面对琳琅满目的茶叶品种,不同人群应当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茶叶。例如,红茶温和,适合年长者,有助于促进消化和降低血脂血糖;绿茶性寒,适宜内热体质人士,特别是那些需要提神醒脑的职业人群;黄茶可清热解毒,适合易上火者;乌龙茶性质平和,多数人皆宜,具有降脂抗炎等多重功效;白茶温凉,利于中老年人群;黑茶则有诸多保健作用,广泛适宜各类人群。简言之,依据个人体质和需求挑选茶叶,方能充分发挥其养生效能。

总之,无论您是茶的爱好者还是白水的忠实拥趸,适量饮用并遵循正确的方法才是关键。茶虽能带来众多益处,但切不可贪杯,尤其是避免浓茶带来的潜在危害。而且,选择与体质相匹配的茶叶品种,能让茶的正面效应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