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尾鸥首现武烈河 镜头定格“沿海客”
更新于:2025-04-14 14:23:05

本文转自:承德日报

本报讯(记者李亚冰、徐微微)“快看那是黑尾鸥,通常只出现在沿海地区的黑尾鸥!”近日,我市水域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访客”——黑尾鸥。这些身姿矫健的鸟儿在水面上盘旋、觅食,为城市增添了一道别样的生态风景线,也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捕捉这一难得的画面。

黑尾鸥通常出现在沿海地区,此次现身承德,实属罕见。它们的到来不仅为我市居民带来了惊喜,也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绝佳的拍摄机会。摄影爱好者何庆新就是其中一员,他长期关注承德的鸟类生态,此次得知黑尾鸥的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我一直在记录承德的鸟类变化,这次黑尾鸥的出现太意外了。它们的飞行姿态非常优美,我希望通过镜头将这些瞬间定格。”何庆新说。

在拍摄现场,何庆新手持专业相机,耐心地等待着黑尾鸥的精彩瞬间。他表示,为了拍摄到理想的画面,自己提前了解黑尾鸥的习性,选择了最佳的拍摄地点和时间。经过数小时的等待,何庆新终于捕捉到了黑尾鸥展翅高飞、捕食鱼虾的精彩画面。“这些照片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记录,也是对承德生态环境改善的见证。”

据了解,我市不断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水域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这不仅为本地鸟类提供了更好的生存空间,也吸引了众多候鸟前来栖息、繁衍。黑尾鸥的出现,正是承德生态环境改善的有力证明。

“黑尾鸥的出现说明我市的生态环境已经具备了吸引更多珍稀鸟类的条件。未来,随着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可能会有更多种类的候鸟选择在承德停歇、栖息。”市鸟类保护专家介绍,海鸥在内陆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它们适应了多样化的生存环境,并且具有迁徙的习性。海鸥是适应性非常强的鸟类,它们不仅能够适应海洋环境,也能适应内陆的湖泊、河流等水域环境。在一些内陆地区,湖泊、河流等水资源丰富,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如鱼类、昆虫等,这些资源吸引了海鸥前来觅食和繁衍。

近年来,我市加强了武烈河、滦河流域的生态治理,实施河道清淤、污水处理、沿河绿化等措施,使水质大幅提升,生物多样性增加。除了黑尾鸥,近年来武烈河和滦河周边也出现了更多水鸟,如野鸭、白鹭等。

包头的折叠切片
包头的折叠切片
2025-04-16 07:19:23
煮苹果水 四类人受益
煮苹果水 四类人受益
2025-04-16 08:17:20
“老赖”拒执获刑
“老赖”拒执获刑
2025-04-16 21:16:46
美食路
美食路
2025-04-17 04: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