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注意到,最近身边总有些人反复抱怨头晕脑胀、口干舌燥,或是浑身没劲儿?
其实这可能是血糖高的信号,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高血糖的行列,但很多人对此还是知之甚少。
话说在一个晴朗的周末,张大爷如往常一样来到了社区附近的公园散步。张大爷今年刚退休,以前是一个邮递员,现在终于有时间好好享受清晨的宁静和新鲜空气了。
然而,今天的散步似乎不太平静。当他慢悠悠地走过老柳树旁,耳边突然传来一阵谈话声。“你听说了吗?我邻居的二舅妈最近检查出来血糖高得吓人,医生都说了,有那几个信号就得小心了。”
张大爷不由得放慢了脚步,仔细地听着旁边两个晨练的大妈的对话。
高血糖?信号?这让他想起最近自己也常感觉口干舌燥,难道这也是血糖高的征兆,心里的疑问像种子一样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他决定结束散步后直奔社区医院,想要亲自问问医生这些所谓的“信号”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到了医院,张大爷直接找到了负责的内科医生,李医生。
李医生是个经验丰富的医师,看起来总是笑眯眯的,一看就是那种温文尔雅、满腹经纶的好医生。听了张大爷的问题后,李医生拿起了自己的笔记本,开始仔细地解释。
“张大爷,血糖升高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通常,高血糖有三个很明显的信号,您要是觉得身上有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检查。”
李医生接着讲解了第一个信号:经常感到口干。他说:“口干是因为高血糖使得体内水分代谢紊乱,尿量增多,导致身体缺水。您有没有觉得最近特别容易口渴,喝水量比平时多了很多?”
张大爷点点头,确实如此。
“第二个信号是频繁的小便,特别是晚上。”李医生继续说,“这是因为体内血糖浓度高,肾脏需要排出更多的水分来稀释血液中的糖分,所以才会有夜间频繁起夜的情况。”
这一点张大爷也深有体会,以前一晚上顶多起来一次,现在却是三四次都有可能。
“第三个信号,则是无缘无故的疲劳感,”李医生详细地解释了,“高血糖阻碍了葡萄糖进入细胞,导致身体能量供应不足,所以会感到特别的疲倦。”
张大爷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日子感觉体力不支,也是有原因的。
李医生看到张大爷似乎有些焦虑,便安抚他说:“张大爷,这些信号虽然提醒我们可能有血糖问题,但及时调整生活习惯还是可以控制的。
比如说,规律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要避免过度的精神压力。”
李医生拿出一份研究数据,向张大爷展示:“看这里,研究表明,坚持每天至少半小时的中等强度运动,可以显著降低血糖水平,像快走、游泳或是骑自行车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张大爷认真听着,不时点头,心里渐渐有了计划,他决定今天回家后,就开始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少吃点儿油腻的食物,多做些运动。
还要每天记下饮食和运动的情况,争取把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李医生见张大爷对自己的健康问题开始正视,便趁热打铁,继续深入讲解。
“张大爷,您知道吗?除了运动和饮食之外,其实还有一些日常小习惯,对控制血糖也是大有裨益的。而且这个观点可能很多人都没怎么意识到。”
张大爷好奇地问:“哦?还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吗?”
李医生微笑着回答:“有的,其中一个就是充足的睡眠,研究表明,成年人每晚至少需要7到8小时的睡眠时间。
睡眠不足不仅会影响明天的体力和心情,长期来看,还会干扰到我们的血糖水平。人在熟睡的时候,身体会调整各种激素的分泌,这包括帮助调节血糖的胰岛素。”
张大爷点点头,表示自己以前确实有些忽视这方面。他问:“那您说的其他方法呢?”
李医生继续说:“另一个方法就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我们现代人经常会因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而感到焦虑或是抑郁。
这些不良的情绪实际上会通过影响我们的内分泌系统,进而使血糖波动加剧。所以,我经常建议患者,除了身体的锻炼,心理上的调适也非常重要。”
张大爷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想到自己退休后,虽然没有了工作压力,但有时候也会因为琐事感到焦虑。
李医生看到张大爷似乎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便继续补充:“其实,对于血糖控制,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就是参与一些社交活动。”
张大爷听后感到非常新奇,原来控制血糖不仅仅是改变饮食和增加运动那么简单,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影响到。
张大爷听得津津有味,感觉今天的这次医院之行收获颇丰,他感谢李医生的耐心解答,并决定按照李医生的建议去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关于高血糖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唐玮婷,李姝莹,刘佳欣,等.短期血糖控制改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血管耦合功能[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24
校对 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