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美食IP登陆大银幕,《孤独的美食家》为什么看不腻
更新于:2025-04-22 13:10:5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雨涵

追了十季的《孤独的美食家》,电影版终于在国内上映了。这一回,男主角松重丰成了绝对的灵魂人物,自导、自编、自演,但不变的是熊熊燃烧的干饭魂——巴黎铁塔前,五郎叔再度上演了“饿了”镜头三连;流落荒岛他也能自制火锅,不忘喃喃自语“天塌下来,也要好好吃饭”。

《孤独的美食家》改编自久住昌之与谷口次郎的同名漫画,讲述了从事杂货生意的井之头五郎,利用洽谈生意或拜访亲友的空档,吃遍日本和异国美食的故事。后来日本电视台将其拍摄成剧集,从2012年起开播,至今已经播出10季,内容超过100集。《孤独的美食家》剧版在国内获誉颇高,粉丝众多。其10季作品在豆瓣上的评分均超过9分,是不少人的“电子榨菜”和“干饭搭子”。所以这次能和五郎叔在大银幕相遇,不少剧粉表示有种“奔现”高端局的感觉。

影版《孤独的美食家》中,井之头五郎寻找美食的引线是老友儿时记忆中的“一盅汤”。为此他翻山越岭、跨越重洋,一路跌跌撞撞,险象环生。在法式洋葱汤、日式豚骨拉面汤、韩国明太鱼汤、长崎什锦面等美食中,五郎找到了生命成长的记忆。

来到中国进行路演时,松重丰表示,之所以选择汤料理作为主题,因为汤是没有国界,能够给人带来共感共鸣的食物。他还赞赏了在中国喝到的番茄鸡蛋汤,非常好喝。

在不变的美食主题下,影版比剧版更增加了烟火气和人情味。一向孤高的五郎叔和其他人有了更深入的交流,同时又点到为止,带来淡淡的温暖。在片尾彩蛋中,五郎叔步入了剧版第一季第一集的那家烧鸟店,更是给了许多剧粉一记情怀的回旋镖。

不过也有观众指出,影版虽然增强了冒险等剧情对撞,但却折损了“一人食”的精神内核,也未能对“孤独”的精神意义进行探讨和升华。若能像电影《小森林》那般,只是拍一个人的四季劳作、一茶一饭,或许更能接近原版的主旨。而且五郎叔在影版中的人设也有所改变,原本他只是一个埋头扒碗的干饭人,即便看到他人冲突,他也顶多会在心里念小九九,很少会介入干预。而这次五郎叔却帮助拉面店夫妇化解矛盾,不像是剧版里会做出的事情。

对于追求新颖刺激的观众来说,拍了十季的《孤独的美食家》是相当单调枯燥的。它采取类似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以单元剧的方式呈现,每一集用同一句话就可以讲完——井之头五郎一个人去找吃的。所以有人说:看了十季就如同看了一集,看了一集就如同看了十季。

可对于爱好者来说,却始终钟意这种调调。就像日本那些开了几十年的老字号小店,常年只提供那几道菜品,却也从来不缺忠实顾客光顾。“不论点开哪一集,都是同样的温暖治愈”“已经数不清五郎陪我吃了多少顿饭”“剧很好,就是越看越饿”……

看过的观众都会知道剧中的那段高光台词:“不被时间和社会所束缚,幸福地填饱肚子的时候,短时间内变得随心所欲,变得‘自由’,谁也别打扰,毫不费神地吃东西的这种孤高行为,正是平等地赋予现代人的最佳治愈。”《孤独的美食家》拍的不光是美食,更是一场跨越味蕾与心灵的修行。五郎一个人工作,一个人饮食,一个人生活,安于孤独又享受孤独,这恰恰是许多现代人的理想生活状态。

五郎叔那些内心OS,精准描绘了现代人的精神状态。他对美食发自肺腑的热忱,对食物的细嚼慢咽,对味道的悉心描绘,都极度抚慰人心。观众说五郎会包容每一个地方的食物,享受人生的每一餐,“吃前说我开动了,吃完后说多谢款待。这也许就是我永远看不腻《孤独的美食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