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随着气温回升,不少人也开始减肥,但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周丽娜提醒,快速减重和节食减重都不可取,市民如想科学减重,需结合饮食和运动,进而实现科学减重。
周丽娜说,在门诊寻求减重的人中,大多数人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快速减重。每当遇到这样的患者,她都感觉有点棘手。因为体重由很多部分组成,其中最容易变化的就是水分。“如果要想快速减重,脱水无疑是简单的方式,但如果只是简单的脱水,就会导致水分和肌肉流失,这样无疑会损害身体健康。”周丽娜举例说,她曾经接诊过一位20多岁的女性患者,就诊时已十分虚弱,仔细询问后得知她因片面追求快速减肥,限制了食物和水分摄入。检查显示,她不仅出现了肌肉松弛、体力下降,还出现了月经紊乱,甚至情绪低落,有一定的厌食症倾向。
▲治疗肥胖患者。受访者供图
事实上,类似这样的患者,周丽娜还接诊了不少。她告诉记者,很多人认为减重就是要少吃,其实是错误的认识。“科学减重,并不是要求人们少吃,而是要求市民要吃好和吃饱。”周丽娜说。
具体而言,市民如想减重,首先需要补充优质蛋白质。“比如,市民可多吃点牛肉、鱼、虾,以及鸡胸肉,这些肉类富含的优质蛋白质不仅能增强饱腹感,还能抑制脂肪生成。”周丽娜说,同时,市民也不能停止摄入主食,而应该通过摄入玉米、红薯、大黄米、豆类、薯类等粗粮来增强饱腹感,并及时补充维生素,进而起到科学减重的作用。
“除了要吃好,市民还需要控制吃饭的速度,”周丽娜建议,市民在吃饭时切忌狼吞虎咽,而应细嚼慢咽,把一顿饭的时间延长到半小时左右,减少摄入的同时,也减轻肠胃负担。
此外,烹饪方法也至关重要。相比于不健康的煎炸,蒸、煮和炖能在减少热量摄入的同时保持食物的营养价值。
此外,针对生酮饮食、“16+8饮食”“低卡路里饮食”“限时饮食”“晚上不吃饭”等网络减肥“经验贴”,周丽娜认为:“这些方法虽然有效,但无法持久,减重不是赶时髦,或许有些方法可以带来短暂和快速的体重下降,但一个月、两个月可以,坚持半年,你就会觉得很费劲,这些不符合生理习惯的生活方式,很难让人坚持一辈子。”
对于现在流行的手术减肥,周丽娜表示,此类手术有严格的手术指征,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比如,之前我们开展的胃转流支架置入手术,就主要适用于BMI大于等于27.5,或者BMI处于25至27.5之间,并且合并有肥胖相关并发症或代谢性疾病,如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周丽娜说,不过,对于体重未超过65公斤,且没有代谢性疾病的人群,并不主张通过该项手术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