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扬州日报
千年螺钿遇上影视美学——
陈都灵主演,扬州漆器再度出圈
《雁回时》片头截图。 资料图片
“陈都灵新剧片头太美了”“第一次看到一部剧用非遗螺钿为片头”……近日,由陈都灵主演的《雁回时》热度颇高,剧中以非遗螺钿工艺为灵感设计的片头让大家眼前一亮。随着剧集的热播,非遗螺钿工艺走进大众视野,引发网友对漆器这一非遗技艺的广泛关注,助推扬州漆器火爆出圈。
螺钿工艺与扬州漆器的渊源颇深
螺钿工艺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瑰宝,以天然贝壳为材料,经过切割、打磨、镶嵌等工序,制成装饰图案。《雁回时》借助现代影视技术,千年螺钿遇上影视美学,让观众领略“贝雕入画”的东方美学,重新焕发非遗螺钿的独特魅力。
螺钿工艺与扬州漆器渊源颇深。扬州漆器起源于战国,兴旺于汉唐,鼎盛于明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其工艺齐全、技艺精湛、风格独特、驰名中外,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在扬州漆器的众多装饰工艺中,螺钿镶嵌占据重要地位。明清时期,扬州成为全国漆器制作中心,工艺品种有剔红(雕漆)、百宝镶嵌、螺钿镶嵌等。其中螺钿漆器闻名遐迩,甚至出现了用漆器命名的街巷“罗甸(螺钿)巷”。
扬州螺钿漆器主要为平磨和点螺
扬州的螺钿漆器在明代已享有盛名,目前主要分为平磨和点螺两大品类。
点螺漆器,“点”指的是技法,“螺”指的是材料,即选用自然色彩的夜光螺、珍珠贝、石决明等高档材料精制成薄如蝉翼、小如针尖、细若秋毫的螺片,用特制的工具一点一丝地点填在平整光滑的漆坯上,经过精致的髹漆工艺,使点螺漆器具有图案精致、色彩绮丽、随光变幻、光华夺目、明亮如镜的艺术风格。其工艺清晚期后失传,经扬州漆器厂三年多的调研试制,于1978年恢复了扬州独有的这一珍贵漆器品种。
扬州平磨螺钿漆器是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特色工艺产品。其装饰工艺选用优质的珍珠贝、云母、石决明等材料,经打磨成不同色彩的薄片,根据画面需求切拉成各种块面,平嵌在各类器物漆坯上,经过精致髹漆工艺,使产品具有光亮如镜、清丽照人、黑白分明、高雅素洁、图案精美的艺术效果,既适合家具、屏风、挂屏产品的装饰,更适合各种礼品和旅游纪念品装饰范围,平磨螺钿漆器具有浓厚的扬州地方风格。
传承创新让千年漆艺焕发新光彩
万历年间,扬州著名漆艺大师江千里以制作点螺漆器著称于世。江千里毕生辛劳,留下数千件漆器作品(包括平磨螺钿和点螺)。
现在,扬州漆器厂作为全国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之一,多年来,多件漆器作品被国家选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或作为国家珍品收藏,其中包括平磨螺钿《南京长江大桥》挂屏和点螺《锦绣万年春》台屏。
近年来,扬州漆器厂一直致力于扬州漆器的创新与传承,旨在让千年漆艺焕发新的光彩。现代扬州漆器装饰工艺有雕漆、平磨螺钿、点螺、骨石镶嵌、刻漆、雕漆嵌玉、彩绘、勾刀、磨漆画、楠木雕漆砂砚十大门类,技艺精巧,绚丽多彩,格调清新,极富东方神韵。
每件漆器都是扬州手工匠人的心血结晶,它们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扬州漆器厂或是扬州非遗珍宝馆,市民、游客可以欣赏到众多漆器精品力作,如雕漆嵌玉《和平颂》《喜鹊登梅》大挂屏、点螺楠木雕《峡趣》漆砂砚、雕漆嵌玉《名花竞艳》地屏、全骨镶嵌《板桥竹》地屏、点螺《运河明珠》大对瓶等,可谓珍品荟萃。
《雁回时》的热播,吸引了更多人了解扬州漆器,让古老的螺钿工艺再次成为焦点。
通讯员 运投轩 记者 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