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发现奇葩星球,密度是地球的两倍,就是一个铁疙瘩
更新于:2025-03-24 11:55:17

在宇宙中,大多数行星类似于木星的气态行星,而像地球这样的岩石金属星球并不多见。这是因为地球主要由重元素构成,而这些重元素是通过第一代恒星超新星爆发后产生的星云形成的。例如,太阳便是在这样的星云中诞生,因此太阳内也含有重元素,这才使得地球等岩石金属行星得以形成。

多数恒星系缺乏足够的重元素,因此周围的行星多为气态行星。像太阳系这样同时拥有四颗类地行星和数百颗岩石金属卫星的恒星系在宇宙中是非常稀有的。然而,最近的天文学研究发现了一颗完全由铁构成的行星,距离地球30光年的格利泽367b。虽然其质量仅是地球的一半,密度却几乎是地球的两倍,这种密度显然只有铁能够长期保持。更有趣的是,它的母恒星并非与太阳相似的黄矮星,而是一颗红矮星,因此该行星绕恒星公转一圈仅需7个小时。

按行星形成理论来看,宇宙中不该出现纯铁构成的星球,因为任何一颗行星内部在高温高压下都会形成熔融物质,冷却后才能形成铁镍合金,不可能直接形成纯铁行星。因此,有些天文学家推测这可能是前一颗气态巨行星的内核,因为正常岩石金属行星不可能拥有如此之大的铁核心。

若这一假设真实,则这颗被称为塔哈伊的“太空铁疙瘩”曾是一颗气态巨行星的核心,通过长期的高温高压形成。后来,由于磁场消失或靠近恒星过近,它的外层大气被恒星风逐渐剥离,最终只留下铁质内核。

除了上述理论,还有可能它是一颗超级水星,即一种岩石金属行星,其地幔层被剥离殆尽,从而密度更大的核心暴露为表层。太阳系中的水星也经历过类似的演化过程,最初拥有更多地幔和地壳,但大部分已消失。

尽管这个铁含量高达91%的行星上可能的生命存在形式似乎科幻,因为重元素丰富,它可能出现硅基生命或铁基生命,甚至或许有发展成为机械生命的潜力。然而,现实中,这颗铁行星更可能成为未来人类开发的对象,由于高纯度金属资源在太空中也极为珍稀,人类若能抵达此星,利用其丰富的铁元素和其他金属资源,可能实现诸多超级工程。

宇宙的广袤无垠孕育了形形色色的星体,这种以铁为主的星球或许只是众多异乎寻常的新类型之一。未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或许还能发现更多令人惊叹的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