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常识,如何正确面对身边的抑郁症朋友
更新于:2025-03-24 11:56:17

本文字数:2200               阅读时长:7min

作者:亚雄 

北师心理硕士,物流行业产品专家,心理咨询/培训师,懂玄学,会算命。

爱思考、爱分享、爱工作,更爱心灵的自由,希望活的有意思有意义。

「如果你感到抑郁或焦虑,你并不软弱,也不是疯了——你只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已。」

如果你对于抑郁症,不懂也不会,不知道网上的信息,哪些有用,哪些没用,但是你又需要治疗,或者帮助别人,或者有朋友来找你,你不知道怎么办。

那可以联系我,我做过一些抑郁症咨询案例,也知道目前最专业的抑郁症知识。

简单来说:对于抑郁症,如果你不懂,可以来找我。

以下,先介绍一些抑郁症的常识:

、抑郁症是病

一、抑郁症是病

病症的意思是,病症带来的影响和结果,是不由人的主观意识就能控制的。

发烧了,难道主观意识去想,我不想发烧,就能不发烧了吗?

瘸子想站起来,也不是脑袋里想一想,就能站起来的。

抑郁症是病症,不是因为情绪低落、不开心、想不开、无精打采,所以有病。

而是因为有病,所以情绪低落、不开心、想不开、无精打采

病是原因,情绪和行为异常是结果。

让抑郁症患者开心起来,情绪好起来,想开点,需要先让治病,病好了,身体恢复正常功能了,才有能力开心起来、情绪好起来。

而不是不关注这个病,直接让他通过主观意识来控制自己开心起来。

不是说乐观开朗的人,就不会得这种病。

也不是因为什么事儿想不开,就会得这种病。

就像每天健身不上班的健康人士,也会感冒,会发烧,会感染新冠。

这种病,会不会得,跟一个人的性格、体质,目前科学的结论:没有因果关系。

当前,科学界并不清楚,抑郁症发病原理。

当一个人感冒的时候,天气冷、没睡好、免疫力低下,都是诱发因素,实际发病原因是,感冒病毒在身体里了。

抑郁症,目前不知道发病原因。

但是,他会有一些诱发因素,某些事儿想不开,的确是一种诱发因素,但不是致病原因。

其他诱发因素包括:人际压力、学习压力、生活压力、亲密关系、突发变故、职业发展等等。

想不开的事儿很多,想不开的人也很多,但不是每个人都会患抑郁症。

抑郁症不是情绪不好,情绪不稳,想不开。它是病。

二、抑郁症的常识信息 

1.抑郁症分轻度、中度、重度。症状越重,对日常生活影响越大。

2.无论症状多轻,都有可能自杀。

3.抑郁症有一定概率会复发,且其中会有3%的人终身患病。

4.我国约10%的患病概率

5.情绪低落,持续两周,就可以去医院精神科检查一下。

6.精神科医生,跟其他科室一样,就是普通的一名医生。不要有过多的情绪价值期待。

7.一般,多数医生的治疗方案,都是吃药。

8.通过看书学习,自己治疗,也是可以的

9.看书,可以看这本《伯恩斯新情绪疗法》

10.带病生活、工作,看个人情况,很多轻中症患者,是这么过的。

三、不要对抑郁症患者说的话

1. “你就是想太多,想开点就好了”

2.“开心点嘛”

3.“你就是太闲了”

4.“你怎么不出去锻炼一下呢”

5.“别总说死,晦气”

6.“怎么你就是想不通呢”

7.“别人也遇到过这事儿,怎么别人没事儿”

8.“这都是你瞎想出来的”

9.“别矫情了”

……

诸如此类,都是没关注到对方真实的感受,也不理解抑郁症是病。

四、正确面对身边的抑郁症朋友 

很多时候,抑郁症患者,对于情绪价值是有索取的行为的。这不是他们的错,而是因为这个病症造成的。

不过,当遇到这种情绪索取的时候,我们要先保证自己在岸上,不要被拖下水,才能救人。

首先,我们先把身边的朋友分个类:

第一类:关系不亲近,ta输出负能量,倒苦水。而你也不知道如何回应,不知道ta为什么选你。

面对方案:

1.文字对话,假装自己很忙,隔几个小时才回复【不好意思太忙了没看见……】然后继续消失,假装自己很忙。

2.语音对话,不接语音。 或者,接起后【实在抱歉哈,工作太忙了,有空我给你回过去哈……】

第二类:关系比较亲近,ta没什么倾诉渠道,就找你了

那再细分一下,

2.1 抑郁程度较轻,尚未就医,愿意积极自救但不知道怎么做

面对方案:推荐ta阅读《伯恩斯新情绪疗法》并督促+鼓励。

每次ta找你,你就问ta【自救进度到哪儿啦?】,效果会比问有没有看书好很多。

2.2 抑郁程度中等,已就医或服药

面对方案:中度抑郁症,会让人大脑没这么清楚,注意力无法集中。

作为朋友,你可以准备一本这书。采用书中的方法,教他。

2.3 抑郁程度严重,常年服药,社交功能严重受损

重度抑郁症对人的摧残非常大,到这种程度,抑郁症患者不会喜欢社交。日常生活自理都困难,也不太会常常找人倒苦水,容易自己憋着,尝试自杀

面对方案:作为朋友,其实会很无力。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被带入负能量漩涡,但让ta知道你是可以陪伴ta的人。

如果不知道怎么跟ta说什么,就选择合理的理由消失。

第三类,关系很好的亲密朋友。

面对方案:作为朋友,请立马找专业的人指导你,怎么做/怎么说。

当你不知道怎么回复他的时候,就立马去找专业的人。如果无法及时抽身,可以这么说:

“看到你这样子,我很难过,不过我会一直陪着你,直到你健康起来。我现在要去去找一些专业的人,来指导一下我们,指导你如何治疗,指导我如何帮助你。你放心,我会一直陪着你的。"

越是亲密的人,带来的影响就越大,越是关系好的朋友,就越希望对方过得好。所以,先保证自己积极理性的状态,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和工具,才能帮助朋友渡过难关。 

沟通如何同频?
沟通如何同频?
2025-03-25 13: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