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高发,是吃肉惹的祸?研究发现:2种肉确实应该少吃
更新于:2025-03-25 08:42:34

说起大妈,就不得不提起她做的那一手好菜,特别是那红烧肉,色泽红亮,肥而不腻,家人都特别喜欢吃。

不过,上周张大妈去体检,报告出来可把她吓了一跳,医生说她血脂有点高,得少吃高脂肪的食物,不然身体可就要出大问题了

大妈一下子就慌了,她平时那么注重饮食,怎么还会出问题呢?难道和红烧肉有关吗?

随后医生告诉他,有两种肉吃多了可能会增加致癌风险的,平时一定要少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成为餐桌上的常客。

然而,近年来中国癌症高发,真的和长期吃肉有关吗?哪两种肉应该少吃呢?

01

中国癌症高发,是吃肉惹的祸?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为1929万例,其中中国新发病例达到457万例,占全球新发病例的23.7%,居世界首位。

同时,中国在肉类消费方面也名列前茅,全国14亿人口日均肉类消费量高达23万吨,人均每日摄入量大约164克,远超膳食指南推荐的40-75克。

这种高消费背后的健康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国际癌症机构已经将红肉和加工肉列为致癌物。

近期一项发表在《国际流行病学杂志》的研究显示,过量食用红肉和加工肉与多种癌症发病率增高有关,尤其是结直肠癌。

研究数据表明,每日增加70克红肉/加工肉摄入量,结直肠癌风险增加32%;每增加20克加工肉,风险增加18%;每增加50克红肉,风险则增加36%。

红肉中丰富的血红素在体内分解时会生成N-亚硝基化合物,这种物质容易损伤DNA,从而提高癌症风险

加工肉中添加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化学物质也会对肠道细胞构成伤害,增加患癌风险。

02

11国大型研究:爱吃肉的老人可能更长寿

虽然红肉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不健康,但并不意味着老年人应该完全避免食用肉类。

肉类是蛋白质、维生素B12及铁、锌等矿物质的重要来源,对于老年人维持健康尤为关键,长时间不吃肉可能会导致蛋白质缺乏,引起多种健康问题。

一项覆盖11个国家的大型研究发现,摄入较多蛋白质的老年人(主要来源为鸡蛋和肉类),患癌风险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主要吃素的老年人。

具体数据显示,每日蛋白质摄入超过40克的老年人死亡率仅为18%,而那些每日摄入少于40克的老年人,死亡率则高达31%

那么,老年人应该选择哪些肉类呢?

专家建议,与红肉和加工肉相比,老年人更适合吃鱼肉和鸡肉

鱼肉不仅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D和硒等,有助于保护心血管健康,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鱼类是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之一,100克鱼肉大约含20克蛋白质。

鸡肉,其蛋白质含量高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含饱和脂肪量低,非常适合老年人食用。

03

如何健康吃肉,避免癌症的发生?

肉类是获取必要营养的重要来源,但是要想健康食用,应该遵循下面这几个原则:

1、食物要多样化,不要只吃肉

健康饮食应该包括谷物、蔬菜、水果、蛋奶、大豆和坚果等。

建议每天摄入超过12种不同食物,每周超过25种,其中,谷薯类摄入量应该为250-400克,蔬菜300-500克,深色蔬菜应该占一半,水果200-300克。

2、吃优质蛋白,少吃红肉加工肉

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的摄入,优先选择鱼肉、禽肉和蛋类,建议每周的肉类摄入量为280-525克

3、肉类烹饪方法要科学健康

选择蒸、煮、炖等低脂烹饪方式,避免烤、油炸、煎等高脂方法。

这些烹饪方式有助于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从而降低患癌风险

健康饮食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自己的饮食习惯吧,预防癌症,从餐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