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宣城日报
春季是万物勃发的季节,适宜的起居饮食对一年的精气神都至关重要。近日,记者采访了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王成,听他介绍春季中医健康养生的知识和方法。
饮食有道: 遵循“省酸增甘”原则
“春季养生要养肝健脾,同时润燥。”王成医师开宗明义地指出,在饮食方面,“省酸增甘以养脾,可以选择一些辛味和甘味的食物,比如香椿、萝卜、荠菜、香菜等,同时避免过度食用青梅、柠檬、橘子等酸涩食物,以免影响肝气的升发。”相比之下,鱼肉、鸡肉、菠菜、蘑菇、谷类以及南瓜、山药、红薯等甘平食物,堪称春季餐桌上的理想选择,它们既能滋养身体,又契合春季养生需求。
针对近期雨水较少、风大易生燥的气候特点,王成医师特别推荐了藕和荸荠两种食物。“荸荠可以清热、滋阴润燥;藕生用能生津止渴,做熟后有很好的养血润燥作用,同时还可以开胃解郁。”他详细解释道。
重点人群: “一老一小”春季要保健
“春季也是流感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我们要做好个人防护,预防流感。”王成医师表示,春天出现的流感或传染病多属于中医温病范畴,常常会有发热、咽痛等风热症候的表现,“建议可以用一些药食同源的草药,比如菊花、苏叶、陈皮,煎汤代茶饮,既可以疏风清热,也可以散寒,同时还有和胃的作用。如果食欲不好,可以加点炒山楂、炒麦芽;如果口干明显,可以加点百合和麦冬。”
儿童急性呼吸道疾病防治方面,王成医师指出,“中医药治疗措施很多,既有口服中药等内治法,也有小儿推拿、穴位贴敷、灌肠等外治法。”他提醒家长,“如果孩子得了急性呼吸道感染,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请医生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家长可以做一些小儿退热和化痰的推拿手法。同时,一定要保障孩子大便通畅,如果胃肠积热,也会加重肺热。发烧的孩子要多饮温水,还可以多吃一些酸甜味的水果和叶类蔬菜,可以用青萝卜、白萝卜煮水喝,或者把萝卜吃掉。”
对于老年人春季如何保健,王成医师表示,“老年人晚上容易睡不着,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建议老年人在睡前两个小时不要吃太多食物或者喝太多水,避免影响胃的消化和吸收。”此外,睡前进行泡脚,头凉脚热有助于睡眠,对于不同的人,泡脚时可以选择不同的足浴方,可以根据自身体质向医生询问选择哪些中草药泡脚更合适。
起居有常: 适当春捂 顺应自然
王成医师进一步指出:“生活起居要遵循夜卧早起原则,比冬季稍晚睡、稍晚起,同时注意防寒保暖,适当春捂,春捂应重点保护肩、颈、腰背和足部。”
作息运动方面,王成医师提醒,“春天要‘夜卧早起’,外出要避免风寒,注意保护好头颈部、肩背部,活动时可以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轻柔运动,防止过度出汗。”情志调理方面,他指出,“春天时容易着急生气,人们要保持平和的心态。”王成医师还向大家推荐了“三花代茶饮”,即玳玳花、玫瑰花和白梅花,可以疏肝解郁行气,也有助于春季情绪调整。
在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里,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点滴做起,开启健康新篇,享受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