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呦山下听鹿鸣
更新于:2025-03-26 20:07:24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

鹿呦山下听鹿鸣

——南方最大梅花鹿养殖基地探访记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曹丽媛 通讯员 刘多敏

梅花鹿仔与游客互动。苏丹妮/摄

生人闯入,小鹿并不怯场。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曹丽媛/摄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曹丽媛  通讯员 刘多敏

春日午后,一群梅花鹿在林间悠游自得。

这份和谐很快演变成一番亲密接触。

走近鹿群,胆大的梅花鹿追逐着来客,用湿润的鼻尖轻触记者手背,此情此景出乎意料:梅花鹿不是胆小的代名词吗?

谜底被广西鹿呦山生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铠宇解开。

“梅花鹿没有胆囊只有胆管,生性敏感脆弱,但和人相处久了,彼此熟悉才变得‘放肆’起来。”刘铠宇毕业于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将学术积淀和25年养鹿经验转化作满山灵动的鹿影。其培育的梅花鹿群在南宁树木园鹿呦山间,成就了南方最大的梅花鹿林下养殖示范基地,存栏1000头,驯养超1万头。

“我们大规模养梅花鹿始于2000年5月,自那时起梅花鹿被正式纳入国家家禽家畜目录。尽管在北方地区,梅花鹿产业已发展成千亿级产业,但存栏1000头的养殖场在全国依然屈指可数。”刘铠宇介绍。

“呦—呦—”鹿鸣声里,鹿呦山梅花鹿养殖基地正上演一场“换装秀”,它们褪去烟褐色的厚重冬毛,身披金红斑纹的新装。“等到5月份,它们真正换毛后,身上的梅花才清晰可见,非常漂亮。”刘铠宇向记者发出邀约,希望我们择日再访鹿呦山。

转过鹿舍拐角,忽闻阵阵奶香。20多头毛茸茸的小鹿仔正围着饲养员蹦跳,歪头叼住奶瓶的模样萌化人心。

“这些小家伙都是人工饲养的,让人又爱又恨。”刘铠宇满眼宠溺,母鹿怀胎八月后诞下鹿崽,鹿崽落地1小时便能踉跄站立,出生后的鹿宝宝成长速度惊人。“一个月就相当于人类的一年,饲养的梅花鹿一般寿命为25年左右,相当于人类300岁。”说起梅花鹿,刘铠宇如数家珍。“梅花鹿抗病能力强、易饲养,对吃不挑剔,鲜草、树叶、玉米秸秆都是它们喜欢的食物。”

但要想养出高品质的梅花鹿,却并非易事。

鹿呦山团队突破传统养殖框架,研发独有的优质饲料配方:构树叶+象草+中药。

这样养大的梅花鹿不但个个膘肥体壮,而且出茸量高。“一头公鹿一年收两茬鹿茸,年产量达4公斤。市场价高的时候,一公斤鹿茸能卖到3000元。”刘铠宇高兴地说。

为了还原梅花鹿自然的生长环境,基地在周边特辟800多亩林地作为散养区,在保留马尾松的基础上新造了望天树林,栽植了绣球紫花风铃木等景观林,营造出大面积连片的花海景观。明年全放养后,游客或许能在晨雾中邂逅林深时见鹿的诗意场景。

随着养殖产业的发展,鹿呦山又新开辟了210亩地种植构树、象草。“我们创新构建‘构树-象草’双优饲草体系,通过仿自然生境栽培,既满足梅花鹿对粗蛋白和粗纤维的特定需求,又实现土地资源的立体开发。”南宁树木园主任余注光说。

依托5万余亩森林的生态优势,南宁树木园2022年投入1.4亿元建设鹿呦山林下经济创新发展区,规模养殖梅花鹿并延长产业链,打造多产业融合的“鹿经济”。

漫步养殖基地,灵动可爱的梅花鹿有的追逐嬉戏,有的轻啮鲜嫩的草料。

“这些山林的精灵可不简单呢,全身都是宝!”刘铠宇轻抚鹿角笑道。

南宁树木园在一产扩模提质的基础上,围绕鹿元素,以技术赋能推动鹿产品从初级加工向高端精深加工转变,催生了一系列高附加值商品。

在广西鹿呦山生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的产品陈列间内,各类梅花鹿产品琳琅满目。“从鹿茸到皮、毛、骨、血,再到鹿胎、鹿筋等,都具有较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公司总经理龙波介绍,公司已开发鹿上鲜、鹿珍宝、鹿酒三大系列,40多种产品。

起于鹿,但不止于鹿。

近年来,南宁树木园在发展梅花鹿养殖产业的同时,将“鹿元素”与餐饮产业、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谋划建设梅花鹿产业特色景区,围绕产品开发和产业升级进行了诸多创新。

而今,鹿呦山正绘制更宏大的蓝图,依托优越区位与生态基底,深度融合林草、林养、林花、林茶、林药、林菜、林泉、林旅八大发展模式,打造林下种、林中养、林上采、林间游的立体经济。

5亿春鲍上市
5亿春鲍上市
2025-04-13 15:37:19
一城春色半城花
一城春色半城花
2025-04-13 15: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