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今年48了,本就有高血压的他,为了工作,常常应酬到深夜。
但最近一段时间,王先生发现自己经常头晕,而且饿得很快,明明刚吃完一顿丰盛的饭菜,没多久又感觉到饿了,心有疑虑的王先生来到医院检查。
血糖检测后,医生表示他的血糖高于正常范围,但是不是糖尿病,还需要进一步检查。
糖尿病是我国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病之一。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达1.41亿人,换句话说,每8个人里就有一个受到糖尿病危胁。而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怎么吃”是重中之重!
一、第一口吃对了,对血糖血脂都有好处!
2020年,新加坡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关于“第一口吃什么对血糖的影响”的主题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刊登在《临床营养学》上。该研究旨在比较不同的进餐顺序(蔬菜、肉类、主食,混合等)对身体血糖、胰岛素和饱腹感的影响。
研究发现,蔬菜-蛋白质肉类-主食的吃饭顺序在控制餐后血糖方面效果最好。当然,很多人会接受不了没有下饭菜,只吃主食。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先吃蔬菜,然后再交替地吃一口肉吃一口饭,也有不错的控糖效果。
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立新教授也表达过类似观点: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饮食顺序极为关键,因为第一口吃什么对餐后血糖的影响显著。通过合理的饮食方法和顺序,可以有效地将升高的餐后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为了更健康地进食,糖尿病患者和希望减重的人可以采用以下饮食顺序:首先喝汤,使胃处于充盈状态,更容易感到饱腹。接着食用蔬菜,然后是肉菜,最后才食用主食。这种顺序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还对血脂、血压和体重的管理都带来积极效果。
二、饭后有这3个表现,说明你的血糖偏高了
高血糖并不是来得不声不响,它其实一直在对身体多个部位产生影响,特别是在吃完饭后,可能出现3个症状,有1个就要警惕:
1.饭后犯困、乏力
糖尿病患者饭后犯困的概率是正常人的两倍以上。高血糖抑制食欲素的分泌,导致大脑能量供给不足,增加犯困的频率。经常出现饭后困倦和全身乏力可能是血糖过高的信号,需要及时检查血糖水平。
2.饭后饿得快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无法正常调控血糖,导致机体难以有效利用血糖。细胞缺乏能量时,发送“求食”信号,导致感觉“吃不饱”。频繁出现这种感觉可能是血糖过高的警示。
3.饭后口渴
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升高会引起渗透性利尿,大量水分随尿液排出,导致身体缺水,出现饭后口渴的现象。饭后口渴是糖尿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可能提示血糖升高。
若上述症状频繁出现,应引起警惕,及时检查血糖水平,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合适的控制和管理措施。
三、“升糖大户”被揪出,3种食物藏得很深
食物的升糖速度主要取决于其升糖指数(GI),即摄入后血糖变化的程度。高升糖指数的食物会导致血糖急剧上升,增加胰岛细胞的压力,对于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引发高血糖问题。
在日常饮食中,有三种食物被认为是隐藏的“升糖大户”,需要引起注意:
1.稀饭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昌玉兰解释,食物加工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其升糖指数越高。长时间熬制的稀饭中的淀粉部分分解成易消化的糊精,迅速转化为葡萄糖,直接提高血糖浓度,增加餐后血糖。
2.土豆泥
将土豆煮熟捣碎成土豆泥,释放到血液中的糖含量比薯条都多。土豆和其他碳水化合物富含淀粉颗粒,通过加工增加食物表面积,使其更易被肠道吸收和消化,从而迅速将淀粉质转化为糖,使得短时间内血糖浓度快速上升。
3.西瓜
浙江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江缨指出,西瓜是高升糖指数的食物之一,大量食用可能导致血糖在短时间内显著上升。如果在食用西瓜前血糖已经较高,可能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患者和希望控制体重的人在饮食中要注意以上食物,少吃或者不吃,以维护血糖的健康。
四、吃饭做到这3点,血糖控得稳稳的
控好血糖,除了吃什么之外,怎么吃也很重要,掌握科学的吃饭方法,有助于更好稳定血糖,事半功倍。
1.吃饭速度不宜快
最新研究指出,每口饭嚼30下有助于控制血糖。充分的咀嚼有助于增加胰高血糖素样肽1水平,从而降低餐后血浆葡萄糖浓度。虽然具体算着嚼多少下来吃饭不太实际,但可以通过用餐时间来衡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早餐用餐时间为15~20分钟,午、晚餐为20~30分钟。
2.早点吃晚餐
研究表明,早点(晚上六点之前)吃晚餐有助于避免血糖波动,并改善次日早餐后的血脂代谢状况。吃晚饭太晚(睡前一小时)可能导致胰岛素水平更低,血糖更高。
如果晚上六点之前吃晚饭有点难度大的话,可以参考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议安排一日三餐,早餐在6:30~8:30,午餐以11:30~13:30为宜,晚餐宜在18:00~20:00。
3.吃到七八分饱
对于糖尿病患者,吃得太饱不利于血糖的控制,还可能导致肥胖和多种并发症。最好每餐只吃到七八分饱。
怎么算七八分饱呢?即胃里还未充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下降,进食速度变慢,如果将食物拿开,很快就会忘记吃东西。这有助于维持适当的饱腹感,避免过度进食。
在糖尿病管理中,通过一些小而实际的饮食改变,糖友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还可能对血脂、体重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以维护身体的整体健康。
参考资料:
[1]《明明管住了嘴,为何血糖还是降不下来?问题可能出在吃饭顺序上!》.健康时报.2022-01-19
[2]《引起“四高”的危险食物清单,一定要记住!》.健康时报.2021-09-06
[3]《饭后有这些表现,十有八九是血糖过高!控制血糖,注意 3 个辅助降糖点》.中国医学论坛报.2023-03-0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