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知道,糖尿病的发生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不少人因为难以抵制美食的诱惑而罹患此病。然而,一项新近的研究表明,只需在进餐时做好一项简单的调整,便可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据《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2024年8月发表的研究显示,通过控制食物的总热量摄入以减轻体重,可以使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最关键的是能够使他们摆脱对药物的依赖。
研究共纳入了7540名参与者,持续12个月,分为3个阶段:
首阶段为12周的饮食替代期,期间摄入低热量但营养成分完整的饮食,每日总热量摄入量约为800-900千卡,包括汤、奶昔和能量棒。
第二阶段为4-6周的饮食恢复期,从完全饮食替代逐渐转向健康且均衡的饮食,同时设定个性化的能量摄入与体重目标。
第三阶段则是体重维持期。
在完成12个月计划并记录了两次糖化血红蛋白测量值的450人中,有145人(占32%)糖尿病症状得到缓解,平均体重下降了14.4%(约15.9公斤)。在症状缓解的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平均水平降低了1.26%。
此外,在没有缺失数据且记录了两次糖化血红蛋白测量值的710人中,有190人(占27%)糖尿病症状得到缓解,平均体重减少了13.4%(约14.8公斤)。在这些缓解的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平均水平降低了1.2%。
研究者表示,这一研究证明了通过摄取低热量而营养充足的饮食可以有效缓解糖尿病,为患者提供了新的血糖控制途径。
营养师谷传玲在2024年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上指出,燕麦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远高于精米和白面,特别是其水溶性纤维β-葡聚糖含量丰富,能减慢葡萄糖的吸收速度,有益于血糖控制。例如,整粒燕麦烹制的饭,其升糖指数仅为42, 属于典型的低血糖指数食品。
营养师顾中一在2022年的个人微信公众号文章中提到,豆类含有大量的低聚糖和膳食纤维。低聚糖无法在小肠内被消化利用,增加饱腹感的同时不会导致过多的糖分摄入。它还能与大肠中的微生物发生作用,改善肠道菌群。除此之外,豆类中天然含有一些酶抑制剂,可降低消化酶的活性,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水平。
南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佳在2024年医学界内分泌频道上撰文称,鸡蛋是物美价廉的“平民营养品”,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较强的饱腹感。一个鸡蛋大约含有6-7克蛋白质和70千卡能量。建议选择煮蛋的方式食用,将鸡蛋用开水煮沸7分钟后取出,蛋黄呈凝固状态时营养价值最优。
西红柿富含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颜色越深的西红柿含番茄红素越多。每100克西红柿大约含有19千卡能量,低能量、慢升糖,味道好。小西红柿(圣女果)中的钾、钙、硒的含量明显高于大西红柿,虽然含糖量高于普通西红柿,但仍属于低糖水果范畴。
黄瓜热量低(每100克黄瓜仅含15千卡),膳食纤维含量高,有助于血糖与体重的控制。糖尿病患者无论血糖控制如何,都可以安心食用黄瓜。市面上有多种类的黄瓜,如水果黄瓜、秋黄瓜等可供选择。
牛奶富含蛋白质和钙质,100毫升牛奶约含54千卡能量。作为加餐饮用牛奶,既能增强饱腹感,也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薯类能够使主食更加多样化,推荐食用红薯、土豆等。在一日三餐中的一餐或两餐适量加入薯类是个好方法,但同时需减少其他主食的量。煮熟或烤熟后可直接作为主食食用;也可以切块加入大米中共煮。市面上的红薯粉或马铃薯粉制成的馒头也是不错的选择。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在其作品《协和医生说2:坚持做好这些事》中提出,白肉优于红肉,鱼虾〉鸡鸭〉瘦牛羊〉猪肉,每天摄入不宜超过3两。
除了选用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外,饮食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以有效降低血糖。
浙江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阮园在2022年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上指出,以家庭自制面包为例。小麦粉面包的血糖生成指数大约为70,但如果添加了75%~80%的大麦粒后,做出的面包血糖生成指数降至只有34。因此,提倡使用粗制面粉制作面包代替精白面粉面包。
阮园医生还表示,蔬菜尽量不切整吃,豆类尽量整粒食用。蔬菜经过细致加工后会损失更多膳食纤维,建议切菜时切成大块、长段,避免切得过细,这样可以更好地保留营养成分。膳食纤维作为一种天然屏障,能够降低消化率,进而降低血糖生成指数。同时,多咀嚼几口能让肠道多运动,对血糖控制也是有益的。
烹调不仅改变食物的风味,还能影响食物对血糖的作用。食物中的淀粉颗粒在热和水的作用下会不同程度地膨胀、破裂并分解。例如煮粥过程中,加工时间越长、温度越高、水分越多,血糖生成指数也会相应升高。
根据《糖尿病护理》杂志2022年的一项研究显示:较晚晚餐组(在常规睡眠时间前1小时进食)与较早晚餐组(在常规睡眠时间前4小时进食)相比,胰岛素曲线下面积降低了6.7%,餐后葡萄糖曲线下面积上升了8.3%。简单说,晚餐吃得越晚,胰岛素水平越低,血糖就越高。而且,晚餐不仅会影响餐后血糖水平,还会直接影响第二天的空腹血糖。
注册营养师王璐在2024年的科普中国刊文中提到,进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与食物质地有关。对于血糖控制不佳或有糖尿病的朋友来说,应优先选择质地较干硬的食物,少吃柔软糯叽的食物,这样更利于维持稳定的餐后血糖。举例而言,多吃些有嚼劲的窝头,少吃软乎乎的白面包;选择硬挺筋道的面条,而非烂糊易化的线面等。
王璐强调,想要控制好血糖还需要注意饮食的顺序调整。先喝些清淡的汤粥或水来占据一定的胃容量,然后吃富含膳食纤维不易快速消化的蔬菜,接着享用能长时间提供饱腹感的优质蛋白质食物,如肉类和蛋等,最后再吃含淀粉的主食。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主食的摄入量。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线下求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