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与睡觉有关?医生多次告诫:过了60岁后,晚上不要做这几件事
更新于:2025-04-11 02:06:23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脑梗发作的时间,往往是在深夜或清晨?这并非巧合。医学研究表明,睡眠习惯与脑梗风险密切相关,尤其是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夜间的一些行为可能正在悄悄“伤害”你的血管。

一、为什么脑梗容易在夜间发生?

1、血流速度减慢

睡眠时,人体代谢降低,血液流速减缓,如果本身血管狭窄或有斑块,血栓形成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2、血压波动大

夜间血压通常比白天低,但部分人(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夜间血压反跳”,导致血管承受更大压力。

3、血液黏稠度升高

长时间不喝水,血液会变得黏稠,尤其是睡前未补充水分的人,更容易在凌晨出现血栓。

二、60岁后,晚上千万别做这几件事!

1、睡前吃太饱

高脂、高盐的夜宵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消化负担,甚至诱发夜间血压波动。

建议:晚餐清淡,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

2、熬夜或睡眠不规律

长期熬夜会扰乱生物钟,导致血管收缩异常,增加脑梗风险。

建议:尽量在23点前入睡,保证7小时优质睡眠。

3、睡前情绪激动

生气、焦虑等情绪会刺激交感神经,导致血压骤升,增加血管破裂风险。

建议:睡前听轻音乐、深呼吸,保持心态平和。

4、突然起床过猛

夜间或晨起时,体位突然变化可能导致血压骤降,引发脑供血不足。

建议:醒来后先躺30秒,坐起30秒,再慢慢下床。

5、睡前不喝水

长时间不饮水会导致血液浓缩,增加血栓风险。

建议:睡前喝100ml温水(肾功能正常者),避免夜间血液过黏。

三、如何降低夜间脑梗风险?

1、监测血压

高血压患者应在睡前和晨起时测量血压,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2、适度运动

白天适当活动(如快走、太极拳)能改善血液循环,但避免睡前剧烈运动。

3、调整睡姿

避免长时间仰卧,可侧卧或使用合适的枕头,保持呼吸道通畅。

4、定期体检

60岁后每年做一次颈动脉超声、血脂检查,及时发现血管问题。

脑梗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60岁后,调整夜间习惯,就是在给血管“减负”。从今晚开始,改掉这些危险行为,让睡眠真正成为健康的“保护伞”!

温馨提示:内容中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构成用药指南,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补脑必备食物
补脑必备食物
2025-04-13 11: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