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油灯”是个什么灯
更新于:2025-03-24 11:46:44

本文转自:中国文化报

本报记者  付远书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灯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蕴含着光明与希望、团圆与相聚。在四川省成都市沙河源街道的金府灯具城内,有一家免费开放的成都宇曜古灯文化博物馆。自2015年开馆以来,该馆收藏各类中外古灯具及古灯文化文物4000多件,接待中外观众70多万人次。

馆长姚宇林与古灯结缘还要追溯到40年前。

“我18岁从河南来成都当兵,再回乡已经是9年后。”姚宇林回忆,当时,思乡心切的他回家后看见角落有两盏寄托了童年记忆的老油灯,诸多往事涌上心头。临走时,作为一份特殊的乡愁,他将这两盏老灯带回了部队。“若没有这次返乡经历,我对古灯可能不会有如此情愫。”

走进博物馆,灯具按照时间顺序整齐摆列,姚宇林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起来。早期的灯具十分简便,没有过多雕饰,后来用石头雕刻成动物形状的灯逐渐出现。从铜、瓷、水晶、琉璃再到现在的电灯,上千年的历史变革中,灯的材质越来越多元。这些知识是姚宇林在收藏灯时通过翻阅古籍学到的。

在灯的王国,除了用来照明,还有灭蚊等诸多用途。“这盏叫‘省油灯’,根据古书记载,这盏灯大约出自唐代,灯是空心的,下面注满水,燃烧时可以减缓灯油的挥发,达到省油的目的,其实就是现在常说的冷却原理,早在千年之前就被古人运用到生活中了。”姚宇林说。他还介绍了“灭蚊灯”,考虑到蚊子、飞蛾等飞虫喜光,灯就点在小口处下方的底座上,热灯在向上冒的时候会形成一股热浪气流,从而使内部空气的压力产生变化,把飞虫席卷进来。

博物馆还藏有一部分和灯有关的红色文物。如20世纪20年代的老竹灯、煤油灯、马灯,抗日战争时期的信号灯,抗美援朝时期的电石灯等。工作人员还专门为这批红色文物喷印制作了相应的党史画作,观众能一边看画一边欣赏红色老灯。

不久前,金牛区长久社区组织辖区青少年参观博物馆,姚宇林对孩子们可能感兴趣的古灯进行了重点陈列。讲解即将结束时,姚宇林关闭所有照明电灯,点亮了事先准备好的古灯,借助微弱的灯光告诉小观众,即便在如此照明条件下,我国古代依然涌现出许多伟人,作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以此启发他们热爱生活、拥抱光明。

“不同时代的灯具承载着不同时代的文明火种。”姚宇林说,如今,70岁的他从未停止过对灯的搜集。近日,博物馆所在的金府灯具城正在进行改造升级,他希望未来能吸引更多人关注博物馆,传承古灯文化。

姚宇林收藏的灯具,左一为“省油灯”。   受访者供图

巍巍古塔传宋韵
巍巍古塔传宋韵
2025-04-08 12:37:24
惊现史前遗址
惊现史前遗址
2025-04-09 07:58:25
天山深处的八卦奇城
天山深处的八卦奇城
2025-04-09 11:51:46
仓颉庙转枝柏
仓颉庙转枝柏
2025-04-10 08:33:07
千年文脉的指尖传承
千年文脉的指尖传承
2025-04-11 00: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