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5个问题,找出自己“擅长的事”!
更新于:2025-03-24 11:53:33

找出你独有的“擅长的事”,以及能有效利用“擅长的事”的长处吧。我们的目标是:

找到10个长处

通过回答以下问题,找到在自我提升类的图书中没有的,只属于你的长处吧。

问题1:在迄今为止的人生中,你觉得充实的体验是什么?

在寻找“擅长的事”时,经常有人建议你:“回想一下之前成功的经历吧!” 确实,在寻找“擅长的事”的时候回想成功经历是非常有效的。但是,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很多人都会觉得“说是成功的经历,但其实也没什么……”,实际上,即使对客户说“请告诉我你以前成功的经历",也很少有人能马上回答出来,所以我总是问:“你有过感到充实的体验吗?”

所谓充实的体验是指自己感到开心的时刻或者感到开心的经历。为什么通过回忆开心的经历,就可以知道自己“擅长的事”呢?

因为做“擅长的事”的时候会非常轻松且开心,甚至说越做越精神,充满活力。比如,有的人“去人多的酒会就会变得有活力”,也有人“在房间里一个人看书会变得有精神”。

相反,做不擅长的事情时需要有意识地去努力,所以很累。另外,如果有“去人多的酒会会很累的人",也会有“一个人在房间看书会变得郁闷的人"。

区分“擅长的事”和“不擅长的事”的方法很简单。做的时候感到充实的是“擅长的事",相反,感到疲劳的就是“不擅长的事”。

先从“自己什么时候会感到快乐”开始牢牢捉住“擅长的事”,下一步才是考虑在工作中怎样将其作为长处发挥出来。

请试着发现让自己感到充实的体验吧。

问题2:最近让你感到烦躁或是心慌的是什么事?

最近让你生气的事情是什么?实际上,通过回忆那些令人生气的事情,你可以发现自己“擅长的事”。对别人的行为感到不舒服、心烦意乱,是因为你自然而然能做到的事情对方却做不到。

“为什么连这样的事情都做不到呢?”  有这种感觉的时候,人就会很烦躁。所以在感到烦躁的时候,也是发现自己平时理所当然在做的“擅长的事”的机会。

把对别人感到烦躁但自己理所当然的事作为工作会让人感到轻松,也会产出成果。

比如,我有位朋友很会说话,总能成为酒会等场合的焦点。

有一次这位朋友对我说:“明明没有把控全场的能力,却总是说些无聊话题的人让我很恼火。”我完全没有这样的感受,因而感到非常吃惊,所以记得很清楚。因为他总是理所当然地说着有趣的话来活跃气氛,所以才会对别人做不好这件事感到恼火吧。

这位朋友总是擅长用有趣的对话来让人开心。如果是自然而然可以做到的事,最好也将其用在工作中,或者说如果不用就会感到很痛苦。

还有人说:“无法容忍不能理解别人心情的人。”他肯定能很自然地理解别人的心情吧。

你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到焦虑、生气和烦躁呢?那时你发现自己有什么无意识中会做的事情呢?如果能将其应用到工作中,就像在水流流动的游泳池里坐着救生圈前进一样,工作会变得轻松愉快。

问题3:问身边亲近的人:“你认为我的长处是什么?”

如果身边只有一个人回答这个问题,你也很难发现自己“擅长的事”。

因为正如前面所说,很多“擅长的事”对自己来说都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很难注意到。很多时候,周围的人都能看明白,但只有你自己从没注意过。

一项以300对情侣为对象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比起自己判断自己的性格,伴侣判断的结果更准确。

例如,我通过询问朋友,才意识到自己没注意过的事情。

朋友:“你的热情度好高啊。因为你真的很喜欢自我认如有关的东西,也一直在学习,所以容易带动周围的人。”

八木:“在周围的人看来,我的热情度这么高吗!因为对我来说这是很普通的事,所以没有注意到。"

朋友:“真的非常高。”

虽然感觉到即使不怎么努力,自己的项目也能很好地推广出去,但这似乎是因为我散发出的热情无意中让人们聚集在一起。

我的长处是虽然无意识地做着某件事,但能专注其中并能动周围的人。

注意到自己“热情高涨,能带动周围的人”这一优点后,我向参加自我认知项目的成员公开了这一工作有关的详细数据,并讲解了自己在工作中采取了怎样的策略。因为我想把对传播自我认知的热情也传递给参加项目的客户。

这样一来,我就可以将客户带入我热情的漩涡之中,客户也会产生认真了解自我的动力,会想“去寻找可以投入其中的‘想做的事’吧!”。

虽然很少有人会把工作的数据向客户公开,但这是我发挥长处的方法之一。

我也会让客户去向关系好的人询问他们自己的长处,试着询问后大家都会发现平常因为太过理所当然而没有注意到的自己的长处,并感慨"原来是这样啊"!所以请一定要询问一下自己的朋友和家人。

问题4:如果明天辞职了,之前的工作中有没有你留恋的部分呢?如果你现在没有工作,请思考之前工作中的细节。

思考的时候不要将工作作为一个整体,而要将其看作多项工作的组合。做的工作令人全然开心或者全然痛苦是不可能的。无论多么令人开心的工作,也会有令人讨厌的地方,反之亦然。

“如果明天辞职了,之前的工作中有没有你留恋的部分呢?"

那部分就是你“擅长的事”,是你做的时候会感到充实的工作。

例如,我的客户K先生虽然讨厌工作中与事务性有关的工作,但他说:“我非常喜欢听客户说话,所以不想放弃这个工作。”如果将听客户说话作为主要工作,K先生一定能大显身手吧。

在你现在觉得讨厌的工作中,也应该有能让你感到开心的部分。那里隐藏着你擅长的事。

问题5:你至今为止取得过什么样的成果,你是如何做到的呢?

其实这个问题是最重要的。为了找到在工作中能发挥的“长处”,你需要回顾之前取得的成果。

虽说是取得成果的成功经历,但不一定非得是能挺起胸膛向人炫耀的那种。在思考成功经历是什么的时候,立刻浮现在脑海中的那个就是答案。因为立刻浮现在脑海里的经历是记忆深刻的,也是当时感受到强烈情感的经历。

你擅长的事和情感联结在一起,因为发挥长处的时候会感充实和喜悦,暴露缺点的时候会感到空虚和不安。因此,如果深人挖据当下突然浮现在脑海中的经历,其中一定隐藏着你的长处。

如何深入挖掘成功经历,请从以下8个角度去剖析。

1. 在感到充实之前做了那些事?

2. 当时的所处的环境有什么特点?

3. 具体采取了怎样的行动?

4. 经过怎样的思考采取了上面所回答的行动?

5. 当时意识到了什么?

6. 当时的动力是什么?

7. 是什么时候失去了那种充实感?怎样才能保持呢?

8. 当时觉得如果这样做会更好的事是什么?

从这8个角度深入挖掘你的成功经历,可以不断发现你的长处。从这8个角度进行思考后,总结从中发现的自己的“长处”。

虽然深入挖掘一个成功经历需要半个多小时,但是通过花费这些时间,你能找到在今后的人生中使用的原创成功法则。

我以高中三年备考学习的经历为例供大家参考(见下表)。

仅是回想一个成功的经历,就可以找到把9件擅长的事变成长处使用的方法。

在现在的工作中灵活发挥这些长处,或是用在就职和跳槽中容易发挥作用的地方,你就可以进入与当年成功时同样的状态。那样的话,你在当下的情境中就容易做出成果了。

来源:本文节选自《如何找到想做的事》,八木仁平 著,经机械工业出版社授权原创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