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的“灵珠”
更新于:2025-03-25 18:31:29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宋桔

■宋桔

现有考证显示,明代章回小说《封神演义》中的“哪吒”于20世纪初进入欧洲读者的视野。从《封神演义》的文本翻译到德国民间童话体系中的再创造,“灵珠”故事的早期译介勾勒出近代中西语言文化的精彩碰撞与交融互鉴。

欧洲首秀

从唐代《开天传信记》中的护法少年到宋代《景德传灯录》中“析肉还母,析骨还父”的三太子,哪吒故事的框架在元代《三教搜神大全》里基本确定,并在明代章回小说《封神演义》中大放异彩。

1912年,荷兰莱顿博睿出版社出版西方世界的首部《封神演义》德文全译本,译者为汉学家葛禄博和他的学生米松林。

葛禄博出生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曾赴德国莱比锡大学求学,后供职于柏林民俗博物馆东亚部。他于1897年至1899年赴中国考察,随后出版《北京民俗研究》。他在书中介绍京剧时提到了孙悟空、哪吒、李靖,并在介绍哪吒时简述了太乙真人用九龙神火罩对付石矶娘娘的情节。原书中的相关注释指明了资料来源,正是《封神演义》第十四回“哪吒现莲花化身”。

1912年,米松林整理葛禄博生前完成的《封神演义》第一回至第四十八回译本手稿,并接续翻译第四十九回至第一百回后正式出版。译本共计658页,人名与法器等采用语音转写,并配有25张人物插图。由此,哪吒的完整故事与人物形象正式进入欧洲读者的视野。

相较于中国读者熟悉的驰骋于风火轮之上,项戴乾坤圈、身披混天绫、脚踏火尖枪的孩童形象,德译本中的哪吒端坐在椅子上,面容略显成熟,身形有些发福,虽然也头顶两个发髻、手持脚踩三种武器。

葛禄博在《中国文学概论》评述,要明确《封神演义》中的故事有多少源自道教、佛教,或是民间传说,又有多少是该书作者的独立创作,并非易事。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些故事已完全融入中国人的民俗信仰。“至少就北京本地人而言是这样的,我认为自己有资格这样说。我曾遇到一位从未读过该书的北京人,却对其中的故事和细节如数家珍,因为它们是民间信仰的组成部分。”

瑰丽夺目

1912年,德国迪德里希斯出版社推出世界童话系列丛书,包括《低地德国民间童话》《俄罗斯民间童话》《爱尔兰民间童话》《日本民间童话》《中国民间童话》等。

在《中国民间童话》中,闹海的哪吒与齐天大圣、月宫嫦娥、牛郎织女等一起成为主角。该书的编者是德国汉学家卫礼贤,他1899年来到中国山东,曾在辛亥革命后与康有为在青岛组织尊孔文社。作为“汉译三杰”之一,他不仅翻译了《论语》等大量儒家典籍,还编写了各类介绍中国文化知识的德文专著。

该系列书名中的“民间童话”,特指源自民间口头传播的故事,区别于作家创造的文学作品。卫礼贤在初版序言中提到,“在中国,童话的边界模糊”。为此,他把精心挑选的100个中国故事创造性地纳入儿童、动物、传说和神仙、圣人与方士、自然与动物、灵异、历史及文学童话八个专题中,并配备了20余幅精美的木刻版画。他认为,阅读这些故事“可以洞察中国人的习俗、信仰和思维方式”。其中,文化注释可以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拐杖”。

其中,《哪吒》篇由《封神演义》中与哪吒密切相关的四回内容改编而成。卫礼贤保留了哪吒出生、闹海、自刎、再生一系列故事主线,细节描写具体到肉丸时期的哪吒发出的“异香与红光”、龙王在南天门外变成的“小青龙”、装哪吒法器的“豹皮囊”。同时,删减了天宫、龙宫等场面性的描写,删除了太乙真人对付石矶娘娘等部分内容。

细节改动方面,有的是为了加强全书故事的关联性,有的是基于童话角度的改编。比如,《封神演义》中自刎的哪吒“右手提剑,先去一臂膊,后自剖其腹,刮肠、剔骨,散了七魄三魂,一命归泉”,卫礼贤把这部分删减为哪吒对龙王说“那我就自杀吧”。

注释方面,卫礼贤对三魂七魄、龙筋、出神等均作了拓展性说明,还多次提及故事中的人物与印度文化相关,认为“托塔天王李靖很可能源自古印度的雷电之神因陀罗,他的宝塔可能就是佛教法器金刚杵。那么,哪吒可能是雷的化身”。

卫礼贤版《中国民间童话》初版印量就大大超过同系列的其他书,至1927年已再版四次,总发行量达28000册。后来,其在主题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持续再版、改版了50余次,1952年正式改名为《中国童话》。

20世纪20年代,德国民间童话系列中的“哪吒”开始进入英语世界。1921年,美国学者马顿斯将该书转译为英文,名为《中国民间故事集》,并将德文版的100个故事删减为73篇。

马顿斯在译序中提出,“《孙悟空》和《哪吒》的故事中幻想达到了顶峰”。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传说与《一千零一夜》一样,如同东方的黄金美玉和绚烂丝缎那般瑰丽夺目,是充满奇思妙想的东方财富。

(作者为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

仓颉庙转枝柏
仓颉庙转枝柏
2025-04-10 08:33:07
千年文脉的指尖传承
千年文脉的指尖传承
2025-04-11 00:32:35
清明节祭先烈
清明节祭先烈
2025-04-11 02: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