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焦作日报
□王丽娟
自然站立,目视前方,向左开步与肩同宽,保持头领劲状态,吸气,吸气的同时,腰胯先动,向上领起,带动两手臂、两手掌向上托,上托时,开虎口双手呈“心形”,双手快托平时,拇指逆缠向内转掌,关闭虎口,转掌后掌心朝下,两臂在胸前相平;然后,呼气,呼气的同时,松腰、松胯、松膝、松肩、松肘,松手下按,落下。重复吸气时,身体带动向上托掌,托掌时开虎口,手掌托平至胸前,拇指带动逆缠向内转掌,关闭虎口;呼气时,腰胯先动向下落,手掌按下。动作要求相同,可重复多次习练。
功理作用,一是太极式而立,两手上托,四指并拢,拇指分开,意守劳宫穴和合谷;吸天地之清气,两手内合,将托起之气灌入到膻中穴,气在膻中穴;两手下按,将膻中穴中之气运行入下丹田,意在下丹田;吸入清气吗,两掌下按,呼出浊气,一升一降,疏通三焦气机,调理三焦功能。二是通过两掌托、按及下肢节律性屈伸,同时配合呼吸,外导内行,可以协调人体“内气”的升、降、开、合,并且有促进全身气血畅旺的作用。三是膝关节柔和的节律运动,有利于改善和增强中老年人的腰膝关节功能。
注释:两手缓缓托起时,意念集中在劳宫穴和虎口,如托重物,如揽日月,天地清气,系于双掌,形成一个硕大的气团,随着两手的上托合拢,气团逐步变小浓缩,最后合于两掌之间,随着两手下按,气团经百会,流经上丹田、中丹田,直至下丹田,这时候的意念要跟着气团,运转于全身。
此式体现了中医理论和现代运动生理学双重原理的整体观,三焦包含上焦胸腔主纳,即呼吸;中焦腹腔主化,即消化;下焦盆腔主泄,即排泄。元气通过三焦运行于脏腑,通达全身,故三焦顺,正气升。
做动作时要注意始终保持身体的正直,不要因为手臂的变化而产生身形上的改变,如后仰、挺腹等,也不要抬头或低头,只有身体正直,才能气息通畅、气流全身,达到良好的收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