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泰州日报
“前店后厂”+“数智”制造
真香食品:“小点心”做成“大事业”
一块块三明治从高度洁净的车间出来,工人在作最后的整理打包装箱。敏丽 摄
“前店后厂”+“数智”制造
真香食品:“小点心”做成“大事业”
□本报记者 朱敏丽
通讯员 徐路 印晨子
一只小小的面包,从制作完成,到送至方圆250公里的消费者面前,最快1小时,最慢也不超过3小时。“速度只有够快,才能保证面包的新鲜度和口感。”真香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林说。
坐落于泰兴市河失镇的真香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面包、三明治、蛋糕、月饼等烘焙糕点类食品的企业。自2021年12月投产以来,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开票销售呈千万级跨越式增长,2024年开票销售5619万元。
近年来,受消费升级、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年轻群体的需求驱动,国内烘焙行业迅猛发展,根据相关数据,2023年国内烘焙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从事烘焙相关的企业达到上百万家。然而,伴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张,以及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愈发强烈,烘焙行业竞争也日趋白热化。
纵观国内烘焙行业,坐落于乡镇、投产仅3年的真香食品,无异于行业“新兵”,何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强劲之势?
“秘诀就在企业名称‘真香’二字中。”石林告诉记者,让食品又真又香,既是企业设立的初衷,也是企业矢志不渝坚守的底线。
从企业规划设立起,“真香”理念就贯穿其中。2019年,作为泰州本土成长起来的零售巨头——美好超市有限公司,斥资1.5亿元在河失镇建设烘焙生产基地即真香食品,以“前店后厂”的模式,每天为其在苏南苏中的700余家门店供应面包、糕点。
“前店后厂”,顾名思义,前面是店,后面是厂,其特点是集约化生产、产销一体化部署,是一种高效率的经营模式。“面包、糕点,大多属于短保期的食品,‘前店后厂’模式可以更快速地实现短保期食品配送。”石林说,目前,企业可以辐射周边250公里范围内的零售门店,最远3个小时即可送达。
快速配送,保证了食品新鲜度,但依旧打消不了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顾虑。对此,真香食品在源头生产时也用足了心思,不仅建立起了万级洁净度食品生产车间,而且搭上“数智”快车,投入3000万元从日本引进全自动吐司生产线。“高洁净度无菌的面包生产环境,有助于延长产品的保质期。”石林告诉记者,食品防腐一般为添加剂生物防腐和物理防腐两种方式,目前,真香食品生产的面包、三明治主要采用物理防腐方法,通过高标准灭菌、自动化生产、数字化跟踪溯源等方式,进一步延长产品保质期。
走进真香食品,记者发现,企业生产车间均是万级洁净度食品生产车间,必须穿好工作服,戴上头套、口罩,经过严格喷淋消毒方可进入,并且,操作台上放着一个计时器,每隔一段时间,员工就要对整个车间进行一次清洁、消毒。而全自动吐司生产车间内,则更是空无一人,白花花的面团,在全自动机械的操控下,搅拌、揉制、制胚、醒发、烘烤等一气呵成,很快变成香喷喷的吐司。“企业目前建起了大数据平台,全厂安装了400多个摄像头,所有的配料、生产记录都会被实时采集,并自动传入云端,通过该系统,企业可以追溯产品具体的原料、具体生产环节、具体的生产批次,所有节点环环相扣,全流程可控。” 真香食品有限公司员工孙明明说。
不仅如此,企业还依托大数据实时对接“前店”数据,将包括生产、物流、销售所有数据全部纳入数据平台。“现在的零售门店都有自己的数字化销售平台,有的甚至有自己的APP,哪些产品卖得好,一目了然。”石林表示,大数据集成分析,正悄然改变烘焙糕点企业的生产“逻辑”。也就是说,在真香食品,哪种糕点更畅销,每个糕点卖给谁、卖到哪里,在生产线上就能“安排得明明白白”。
经过不懈努力,真香食品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除了供应美好超市外,还成为元祖、袋鼠先生等知名品牌供货商。石林欣喜地告诉记者,今年,企业将积极开拓上海等市场,目前已成功接洽上海的一家国际零售巨头,预计全年开票销售可突破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