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史里的大历史、小历史
更新于:2025-04-13 10:04:05

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

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我们从近期出版的故宫主题书精选六本,其中有讲故宫600年的历史、文化,有从故宫来看中国数千年的大历史、大文化,也有从故宫展现个人的成长史。

●《从故乡到故宫》

祝勇 著

人民文学出版·99读书人

2025年4月版

这本散文集是著名作家、故宫学者祝勇对家国记忆一次深情回望,也是一份他献给青少年读者的文学礼物。书中通过“沈阳军区大院”“辽宁建筑群”“圈楼回忆”等生动细节,勾勒出20世纪80年代包括沈阳故宫在内的沈阳市井风情,展现了一代人的成长记忆与城市变迁。此外,书中文章还呈现了一个东北孩子是怎样一步步从故乡迈入故宫,实现了少年时的理想。

●《故宫里的神兽》

周乾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2025年4月版

故宫古建筑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态各异的神兽就是其中重要的表现方式。龙、凤、鹤、狮、象、麒麟、螭吻、甪端、蚣蝮……故宫里共有多少种神兽?故宫神兽都分布在哪些地方?神兽背后有哪些历史演变和文化含义?本书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辅以近400幅图片,以“强政神兽”“消灾神兽”“纳福神兽”“宠物神兽”四大维度,系统梳理龙、凤、獬豸、甪端等五十余种神兽的隐秘踪迹,图文并茂地解读故宫内的神兽及其所展现的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玉见故宫:

国宝玉器里的中华》

徐琳 著

译林出版社·译林方尖碑

2024年10月版

玉,是中华文明特殊的标志物。玉文化具有原创性、不可替代性和唯一性。故宫博物院拥有全世界最为完整、丰富的玉器收藏。本书按照时间线索,挑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最精美、最具代表性的玉器,讲述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玉文化故事,以一部故宫玉器通史串联起一部生动的中华文明史,以“玉器”作为切入点,展示未曾间断、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作者在三十余年的博物馆工作中始终致力于玉器与玉文化的研究,通过“库房考古”的方式对故宫收藏的大量玉器进行了分类整理和“再研究”,体现了文博工作者的坚守与钻研精神。

●《我在故宫画小画儿》

陈乐 绘著

译林出版社·译林方尖碑

2024年10月版

故宫员工阿乐以写生的方式记下日常所见所感,从“故宫人”的独特视角出发,通过手绘呈现故宫内部的建筑、花草、文物等,展示故宫内部的恒长与变化,以有趣、细腻的笔法,写就这本故宫主题的图文书。书的主体分为三个部分,即开放区的风景,未开放区的风景,以及故宫细节科普,并在最后设置特别加映,以丰富图书的内容和读者的阅读感受,向读者讲述生动、鲜活的故宫故事。有别于常人眼中宏大的故宫场景,本书展现了故宫的多元面貌,勾勒出一个亲切、日常的故宫形象。

●《在故宫看见中国史》

祝勇 著

作家出版社

2023年8月版

故宫虽只有600多年历史,却收藏了各个朝代的文物、典籍等历史遗产,汇集和凝聚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本书从春秋战国开始,延伸至汉唐、宋元明,一直到晚清,选择了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的关键节点,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以及它们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同时,作者还横向地比照西方的同时代的历史,揭示了中国历史的独特性和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藏在故宫里的中国史》

张程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守望者

2023年6月版

故宫不仅是明清历史的亲历者,集中展示了明清器物和建筑的精华,还聚拢了中华文明的文物精粹,它们是中华文化皇冠上的明珠,是中华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存。本书遴选具有代表性的故宫文物,从这些器物和建筑着眼,介绍一件件文物的历史内涵、时代背景和它们背后的人物故事,串联起一部源远流长、绚丽多姿的中国史。

一部老北京的思乡史
一部老北京的思乡史
2025-03-24 11:43:51
巴风蜀韵耀古今
巴风蜀韵耀古今
2025-03-24 11:50:30
清晰鲜活的三国故事
清晰鲜活的三国故事
2025-03-25 07:29:44
留住古城的历史记忆
留住古城的历史记忆
2025-03-25 09:4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