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苇与《世界儿童文学史》
更新于:2025-03-25 19:33:15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

    ■汪 胜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韦苇今年91岁,去年90岁生日前夕,他收到了海燕出版社寄来的《世界儿童文学简史》。该书据《世界儿童文学史》修订,是韦苇一生中第六次修订这本书,他说:“我虽然年纪大了,但国内懂外语的儿童文学专家不多,我有责任来完善这本书,为年轻人打底。”

    世界儿童文学发展源远流长,名篇佳构繁星灿烂。韦苇发挥资深翻译家之优势,利用其主编《世界经典童话全集》(共20卷)、《点亮心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部定高校教材)及选评、编著多套中小学生课外读物之经验,“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著成《世界儿童文学简史》,以文学史家之独到眼光,纳世界儿童文学宝库中最具生命力的、历久弥新的珍品,加以史述、品评。

    20世纪70年代末,儿童文学理论家蒋风在浙江师范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前身)筹建了我国第一个儿童文学研究室,并面向全国选调人才。当时,韦苇在云南省教育学院任教,他毕业于上海外语学院俄语专业,在云南工作时已发表近十万字的文学方面的翻译和创作作品。

    韦苇此前虽然没有搞过儿童文学,但他懂外语,研究室要开展外国儿童文学的研究,正要这样的人才。在蒋风的努力下,韦苇于1980年8月调到浙江师范学院。1982年,浙江师范学院举办第一期全国幼儿师范、普通师范儿童文学教师进修班,蒋风安排韦苇给进修班开设外国儿童文学课。

    当时,外国儿童文学课国内尚无先例,为了给学员们开好外国儿童文学课,韦苇把世界儿童文学史的框架搭起来。近一年时间准备了厚厚四册讲义。

    韦苇说,他要涉猎研读的所有作家作品,都是被历史筛选过,是文学积淀中最适合儿童阅读的精粹。他迫切需要去研究的是前人留下的最具生命力的作品。

    在韦苇看来,他所做的是一件被美萦绕、又用美丽去萦绕他人的事。因此,韦苇格外重视备课。有一天傍晚,他从梦中醒来,发现钢笔杵在方格稿纸上,墨水已经洇开了一大圈。因为实在扛不住疲累,无意中入梦,而人还坐着,笔握在手上。

    后来,韦苇的这四摞外国儿童文学讲义被浙江少儿出版社看中,于1986年初出版,并被儿童文学理论家陈伯吹誉为“拔山、举鼎”“一木支大厦”。回忆这本书的出版过程,韦苇颇为感慨,他在该书的后记中用“太阳伴我,青灯伴我”八个字概括了自己的读书、写作生涯。

    从1986年至今,韦苇始终维持着读书、写作状态,不断修订完善《世界儿童文学史》。长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是中国自己的儿童文学,《世界儿童文学史》开了一扇世界的窗,有了一种参照,中国儿童文学发展有了自身的品格形象,也有借鉴和发展的方向。正如儿童文学理论家朱自强在第一版《世界儿童文学史概述》出版时所说“这是国内学者撰写的第一部较为系统地介绍、论述世界儿童文学的著作。对于已经开始探头向国外张望的中国儿童文学界来说,这部著作无疑打开了很大的一扇窗口”。

无言之诗 不朽之画
无言之诗 不朽之画
2025-04-13 14:59:07
木棉花开 绽放鹏城
木棉花开 绽放鹏城
2025-04-13 17:41:10
光影墨韵绘“哪吒”
光影墨韵绘“哪吒”
2025-04-13 18:11:47
宁海与潘天寿
宁海与潘天寿
2025-04-13 18:11:54
做一个内心丰盈的人
做一个内心丰盈的人
2025-04-13 18:35:42
探寻民族交融的足迹
探寻民族交融的足迹
2025-04-13 20: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