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实名羡慕「我们上 1 次热搜像过次年一样,结果小米雷军天天过年」,你认为品牌怎样和流量结合?
更新于:2025-04-01 15:12:32

现在大部分人获取信息的来源基本就是来自网络,所以网络营销也显得愈发重要,而网络营销最重要的就是流量。

车圈的营销本质上就是流量之争,尤其是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更是如此。

以前总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把产品做好了,那最终总能经得起市场考验,被市场所认识和认可。

然而现在,就是酒香其实也怕巷子深,因为汽车品牌太多了,车子更新迭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没有流量去迅速破圈,消费者根本记不住你。

关于雷总的营销能力,在行业内那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以前刘强东也说过,不要跟小米比营销,因为你比不过。

这虽然是调侃,但也可以看出雷总在营销方面确实有过人之处,从小米汽车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雷总过人的营销能力。

比如虚心的向同行学习,积累好自己在车圈的好人缘,通过和各车企大佬频繁的互动制造热点,为小米汽车造势。

又比如亲自为消费者开车门,拉进消费者和品牌的距离,像“千亿总裁为我开车门”等话题迅速登上了热榜,为小米汽车增加了不少热度。

一定的营销手段,加上真诚作为必杀技,这或许正是小米汽车能够出圈的原因,也为车圈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模板。

很多人可能觉得雷总经常上热搜是在花钱搞营销,但是却忽略了一个常识:雷军会真诚地与用户交朋友,和友商处理好竞争关系,用心的打磨好产品。

再往前看,雷总10多年来不断的营销,打造个人IP,日积月累的积累了一定的口碑,粉丝基础足够牢固(大量的米粉支持)。

在流量经济的年代,这种效应被无限放大化,才有今天的结果,这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简单花钱就能搞定的。

不过,确实也没必要把上热搜看得过于重要,上热搜本身是利弊皆存的事情。

好处是可以让品牌的热度更高,可以让品牌触及更多的消费群体,这个效果并不亚于真金白银的广告投入。

坏处就是流量有时候会起到反噬的作用,如果产品质量不及预期,或者品牌出现一些问题,那很容易就招来一些负面的诋毁,严重的话可能会对品牌形象造成极大的损害。

所以归根结底,产品力才是根本,市场接受度高的产品加上适当的营销,才能起1+1>2的效果,车企确实不必过分执着于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