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隋唐时的冯、冼氏是岭南史上第一豪门望族?
更新于:2025-04-02 15:07:31

本文转自:茂名日报

冼夫人文化研究

为什么说隋唐时的冯、冼氏是岭南史上第一豪门望族?

郑华星  在岭南历史的长河中,不同时期涌现出诸多显赫望族,而梁、陈至隋唐年间的冯、冼氏家族尤为夺目,恰似一座巍峨耸立、难以逾越的高峰,雄踞岭南大地,并在隋唐两朝达到荣耀巅峰,堪称当之无愧的岭南史上第一豪门望族。这一非凡成就的背后,冼夫人这位传奇女性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她被尊称为“岭南圣母”“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如今冯氏后人亲切地称她为“祖婆”(海南地区称“婆祖”)。

  冼夫人出身于岭南俚族的显赫首领世家,自幼便展露卓越的领导天赋,在俚族中威望极高。当时,民族隔阂深重,她却毅然冲破世俗藩篱,与北方汉官冯宝联姻。这场婚姻意义非凡,不仅是两个家族的结合,更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交流融合的大门,为冯氏家族在岭南扎根、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岭南地区的进步注入全新活力。

  冼夫人一生历经梁、陈、隋三朝,在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中,充分展现出“明识远图”的政治智慧,极为擅长协调统治阶层与被统治阶层的矛盾,赢得“上信下仰”的尊崇。梁太清二年,高州刺史李迁仕图谋谋反,诱骗冯宝。冼夫人慧眼识破阴谋,劝阻冯宝,并率领将士乔装成挑夫,突袭叛军,大获全胜,成功稳固地方局势,家族声名也随之远扬。陈太建元年,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扣押冯仆为人质。冼夫人深明大义,不为私情所动,毅然发兵,与陈朝将领里应外合,击败欧阳纥,捍卫了国家统一和岭南的和平,尽显果敢与忠诚。隋朝建立后,冼夫人审时度势,派孙子冯魂迎接隋朝官员,助力隋朝统一岭南,结束了长期的混乱局面,使得家族成为朝廷与岭南紧密联系的重要纽带。

  在军事领域,冼夫人堪称“心胜力克”的典范,一生征战“战无败绩”。无论是面对李迁仕、欧阳纥,还是与陈霸先一同平定侯景叛乱,冼夫人皆战无不胜。隋开皇十年,番禺少数民族首领王仲宣起兵反隋,包围广州城,韦洸战死。冼夫人派孙子冯暄救援,冯暄却因私情犹豫不前。她果断将冯暄囚禁,改派冯盎出征。冯盎不负所望,击败王仲宣。冼夫人更是亲自披挂上阵,督率各路军队,所到之处,叛军纷纷投降。冼夫人囚孙平叛、始终与朝廷保持一致的大义之举,进一步巩固了家族在岭南的军事权威。

  冼夫人在促进民族融合方面同样功绩卓著。她与冯宝联姻后,积极传播汉族先进的生产经验与文化礼仪,教导百越各部落“尽力农事”,倡导男耕女织,有力推动了岭南地区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她还大力支持汉官“建城邑,开设学校”,鼓励越人学习汉语汉字和汉族礼仪习俗,加速了岭南地区的汉化进程,有效减少了民族冲突,促进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正因如此,冯、冼氏家族成为民族融合的象征,在岭南各民族中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强大的号召力。

  在地方治理上,冼夫人秉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精神,坚持“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族,无所舍纵”,致使“政令有序,人莫敢违”。番州总管赵讷贪婪暴虐,致使百姓多有逃亡甚至叛乱。冼夫人向朝廷弹劾赵讷,朝廷治罪赵讷后,她又不辞辛劳,亲自持诏巡视诸州,安抚百姓,使社会秩序得以恢复。这种公正严明的治理方式,树立起冯、冼氏家族的权威,稳固了家族的统治根基。

  冼夫人极为注重家道家风的传承。晚年时,每逢岁会(两广、海南“年例”的由来),她便将梁、陈、隋三朝所赐物品陈列于庭院,然后告诫子孙:“汝等宜尽赤心向天子。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今赐物具存,此忠孝之报也,愿汝皆思念之。”其中,“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既是冼夫人一生的处世智慧,也是她一生行事的高度总结与屹立不倒的法宝,其“唯用一好心”的精神流传后世,影响深远。冼夫人去世后,其孙冯盎秉承祖母遗志,坚决不独立、不称王,在隋末乱世中据守岭南,保境安民。唐朝建立后,冯盎审时度势,率部归附,被任命为高州总管,封越国公。他协助唐朝治理岭南,多次平定叛乱,使冯氏家族在唐朝时期依旧保持极高的地位和强大的影响力,成为唐朝统治岭南的重要依靠力量。

  冯盎之子冯智戴同样表现出众。隋末唐初,他常随父亲前往洛阳,协助统领本部精锐部队。隋炀帝死后,天下大乱,他随父亲率部返回岭南,与父亲会师,各酋帅共同推举他们为首领,统辖部众五万,保境安民,岭南得以平定。唐武德四年,冯盎归附唐朝,冯智戴被任命为春州刺史。后来,有人诬告冯盎造反,为表明心迹,冯盎派冯智戴随使者入朝侍奉皇帝。冯智戴入朝后,因其勇而有谋,善于安抚部众,深受李渊赞赏。贞观七年二月,唐太宗奉太上皇李渊之意,在未央宫设宴,命冯智戴与突厥颉利可汗一同侍宴。宴中,李渊命颉利起舞,又命冯智戴咏诗。冯智戴从容不迫,其珠圆玉润的朗读令众人赞叹不已。之后,唐太宗听闻冯智戴善于用兵,还精通占卜,便指着云问他:“下有贼,今可击乎?”冯智戴回答道:“云状如树,方辰在金,金利木柔,击之胜!”唐太宗对他的回答十分满意,极为欣赏冯智戴的才能,迁任其为左武卫将军。冯智戴凭借自身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家族在朝堂的影响力。

  到了唐中期,冯氏家族的高力士在宫廷崭露头角。高力士幼年入宫,凭借聪慧与忠诚,成为唐玄宗最为信任的宦官之一。他参与朝廷机要事务,在宫廷政治和外交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玄宗稳固统治。高力士的得势,让冯氏家族的荣耀延伸至唐朝权力核心,为家族在岭南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高力士的母亲是名将麦铁杖后人,这样的家族联姻进一步拓展了冯氏家族的人脉网络,使其在当时的社会关系中根基更加深厚。

  冯氏家族的荣耀还体现在联姻方面。冯子猷迎娶当朝宰相许敬宗之女,这场联姻使冯氏家族与朝廷核心权力阶层建立起紧密联系,在政治资源获取和家族事务处理上拥有更多优势。而冯氏家族第六代孙女嫁与唐太宗孙子朗陵王李玮,更是彰显出家族在当时社会中的崇高地位,进一步巩固了冯氏家族在唐朝的影响力。

  唐玄宗天宝年间,冯崇债时任振州别驾,冯若芳为万州大首领。鉴真东渡遇风漂流至海南岛振州时,冯崇债派遣四百多兵卒迎接,将其安置在大云寺,邀其举办授戒大法会,支持重修寺庙。随后,他自备八百甲兵,耗时四十余日护送鉴真至万州。冯若芳富甲一方,恭敬供养鉴真三日,并赠送大量香料。之后,冯崇债继续护送鉴真北上崖州。这一资助行为充分体现了冯氏家族在当地强大的号召力、雄厚的财力,以及对佛教文化交流的支持,从侧面也反映出冯氏后人始终谨遵“唯用一好心”的祖训。

  此外,冯氏家族在岭南拥有庞大的田庄和众多部曲,掌控着丰富的土地资源,田庄遍布各地。部曲平时从事生产劳作,战时则组成武装力量,是家族维护地方秩序、抵御外敌的有力保障。同时,冯氏家族与岭南其他名门望族广泛联姻,进一步巩固了在岭南的地位和势力范围。其影响力深入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在君主专政制度下,冼夫人历经三朝十三帝,加之岭南复杂的政治环境,稍有差池,便可能导致整个家族迅速衰败,甚至万劫不复。以陈霸先为例,陈朝初立,陈主陈霸先与冼夫人从“战友”转变为“君臣”。陈霸先忌惮冼夫人的军事才能与实力,又听信身边大臣谗言,心中开始酝酿对岭南冯冼氏家族不利的计划。而冼夫人独具超凡识人之智,早已洞察陈霸先的心思,抢先一步派年仅九岁的儿子冯仆,率领岭南各部落首领前往丹阳朝见陈霸先。陈霸先疑虑顿消,一时高兴,还封冯仆为阳春郡太守。冼夫人此举极为巧妙,不仅化解了陈霸先心中的疑忌,双方在天下人面前皆顺理成章、十分体面,连史家都难以挑剔。

  从冼夫人冲破民族隔阂与冯宝联姻,助力国家统一;到冯盎、冯智戴在政治舞台上的卓越表现,再到高力士在宫廷的显赫地位;从冯氏家族通过联姻拓展人脉,到冯崇债、冯若芳资助鉴真东渡展现实力,冯、冼氏家族在隋唐时期全方位展现出卓越实力,在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他们当之无愧地成为岭南史上第一豪门望族。冼夫人的杰出贡献,也使得冯氏家族中的冯盎、高力士等一众人物得以青史留名,这是家族无上的殊荣。

  国人自古秉持道德洁癖,在严苛的儒家道德观念下,稍有瑕疵便会遭到史家、文人以及“卫道士”们的口诛笔伐。尤其是女性参与政治,本就是破天荒之事,若仅作为岭南世袭首领倒无大碍,一旦与中央产生联系,便极易受到质疑与排斥。因此,冼夫人所处环境的危险与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位高权重的冼夫人一旦踏入政治核心,便如同登上一辆只能前行的死亡时速快车,毫无回头余地,在时代潮流裹挟下,稍有差池便会被碾碎或湮灭。历史上建功立业者不在少数,但有的不被当时认可,有的经不起时间考验,往往落得生前身败名裂或身后毁誉参半的下场,生前身后能同时受到朝野共同钦仰、推崇,史志一致褒扬的人物少之又少。综观人类历史,冼夫人独一无二,能享千年万民祭祀也就不难理解了。她还带领冯氏子孙登上历史舞台,华丽亮相,光彩夺目。

  单凭这一点,冯冼后人想想都应自觉脸上泛光。(作者系茂名市俚人文化研究会创始会长)

昨天的风有多大?
昨天的风有多大?
2025-04-14 15: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