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不得不再次拿出梁文锋那句话了:
长远来说,我们希望形成一种生态,就是业界直接使用我们的技术和产出,我们只负责基础模型和前沿的创新,然后其它公司在DeepSeek 的基础上构建toB、toC的业务。如果能形成完整的产业上下游,我们就没必要自己做应用。当然,如果需要,我们做应用也没障碍,但研究和技术创新永远是我们第一优先级。
所以腾讯元宝能用 DeepSeek,不止腾讯,百度、知乎也能用,国外的微软、亚马逊也能用,甚至那个无耻到魔改 DeepSeek 模型的 Perplexity 也能用,而且还都是免费商用。DeepSeek 似乎不在乎这些第三方平台趴在自己身上吸血,反而欢迎有更多人拿他们的模型去做产品。
DeepSeek 甚至并不像 Llama 那样在开源协议上增加限制,他们在发布 R1 的时候,专门从之前的 DeepSeek License 转变为 MIT License,「完全开源,不限制商用,无需申请」[1]:
所以你看,这是 DeepSeek 官方的态度,不管他们是不在乎,还是明知吃不下应用层市场,总之他们更像是一个独立的研究所,而不像是一个完全商业化的企业。他们给外界的形象,或者说大家对他们的期待,就是能做出更多从 0 到 1 的东西。
那么从用户的角度上讲,这些第三方应用有存在的必要吗?我觉得还是有的。
一方面,DeepSeek 官方的服务并不那么稳定,虽然最近好多了,但那也是热度下降,流量被分流之后的结果。毕竟官方算力有限,免费的服务没有转化为收益,API 才能挣多少钱。
所以第三方接入 DeepSeek 客观上给用户带来了更多稳定可选的服务。而且 DeepSeek 自己没做推广,反而是元宝这种花了大力气做应用层的下沉。
酒香也怕巷子深,让更多人用上最先进的 AI,带来平权和普惠,怎么不能算一件好事呢?
另一方面,在大家都接 DeepSeek 的情况下,平台自有的数据和知识库就成了差异化的特点。自移动互联网兴起,各家平台的越来越封闭,搜索引擎并不能有效检索到应用内部封闭生态中的内容。
比如公众号的文章,比如小红书的笔记,长期以来一直是搜索引擎的盲区(我知道搜狗能搜公众号,但作用非常有限)。所以元宝能打通公众号的 AI 搜索能力,这就是核心价值。同理,知乎直答主要以知乎上的内容作为参考资料,同样接入了 DeepSeek R1。
现在的选择极为丰富,完全可以广泛尝试、组合使用,而不用纠结于某一家厂商的行为。
从应用层的角度来看,机会还有很多,AI 搜索、AI 编程这俩算是发展比较快的,未来还会有各行各业、各种形态的 AI 应用出现。